报告简介:
蓝皮书从“新基建”、数字政府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角度,肯定了北京市政务服务领域区块链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重要价值。由于其技术内生的信任机制,区块链是“新基建”中的“可信”信息基础设施,在新一代融合信息技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大力推进政务服务领域区块链应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效率、促进“可编程政务”发展,有利于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助力政府数字化转型,有利于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构建新型社会治理体系。
蓝皮书描绘了北京市政务服务领域区块链发展总体蓝图。政务服务领域是北京市区块链场景应用七大领域之一,政务服务领域区块链应用顶层设计核心框架主要包括:构建统一的政务区块链技术应用标准;围绕业务需求,构建政务数据流通、开放与共享能力;推动跨部门、跨区域政务服务一体化协同建设;构建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政府治理架构;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完善,保障区块链建设有序合规进行。
蓝皮书总结了北京市政务服务领域区块链应用半年工作经验和提升政务服务效果的阶段性成效。自2019年11月以来,在市区块链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和专家组全程指导下,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局组织相关单位抓紧推进政务服务领域区块链应用建设。目前,在政务服务领域已落地140个具体场景应用,实现“链”享数据减材料、“链”通业务省时间、“链”上服务促复产,平均减材料40%,不少场景跑动次数从五、六次减少到“最多跑一次”,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蓝皮书推出了12项优秀应用案例。经过案例征集与专家评选,介绍了12项优秀案例对区块链技术的认知理解、现有问题的解决方案、场景应用效果。其中,市商务局京津冀通关便利化和空港国际物流区块链平台,将海关、港口、商务、税务、园区、货站等单位数据上链共享,提高跨境贸易效率。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基于区块链的企业电子身份认证信息系统、海淀区基于区块链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使企业填报数据减少80%、在银行开户时间节约40%,助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市财政局利用区块链技术,在医疗、捐赠等领域试点推广应用区块链财政电子票据。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基于区块链的不动产登记系统实现“企业间存量非住宅买卖”等业务“全程网办”,减跑动10万人次。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基于区块链的电子证照多端应用,通过高频电子证照“上链”,涉企类253个事项、个人类65个事项无需携带纸质证件即可办理,全年可精简办事材料10万份,为全市政务服务领域区块链应用提供共性基础应用。海淀、西城、朝阳、顺义、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落地了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小额贷款企业设立变更、护士执业注册、医疗救助、医疗保险报销、政策兑现“一站式”服务以及“办好一件事”主题事项等区级试点场景,并延伸拓展到街道(乡镇)基层一线。
报告预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