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朋友圈”,创新创业更有底气-蜗牛派

搭建“朋友圈”,创新创业更有底气

  如何精准对接青年创新创业需求?如何把资源嫁接、品牌推广等服务工作做到精细化?如何以新颖活泼的社群服务模式,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深度融入并积极参与地方发展?面对这样的思考,吴中区团委通过打造各类共享平台,以品牌化社群服务拓宽青年创业“朋友圈”,为该区引好、扶持好、留住各类青年创新创业人才不断探索新路径。

  “近年来,我们围绕‘根植吴文化、建设新吴中’主题导向,以创新工作方式和服务手段、建设青年身边的共青团、夯实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改革靶向,积极对接各类创新创业资源,精准打造一批富有地域特色和人文气息的服务平台,一方面为区域内青年群众掌握技能、成长发展、互动交流、合作共赢搭建桥梁,另一方面也营造良好氛围,吸引更多有识青年来吴中创新创业。”吴中区团区委书记李臻说。

  在这样的思路下,吴中团区委围绕青年创新创业工作,着力打造“青创汇”服务体系,不仅联合区人才办、人社局举办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还积极推进青年创业贴息贷款工作,3年来累计贴息近300万元。同时,团区委还结合吴中特色,实施“吴光拾社”社群发展计划,成立“青年手艺人协会”,品牌化做靓“青·匠心”文创主线,成立“洞庭青商”联盟,打造“新乡青”农旅创业品牌,并成立“青年人文书院”,实施“成长+、文创+、生活+、公益+、导师+”等“新兴青年”人文服务,让青年创新创业之路更加顺畅。

  积极发挥共青团组织枢纽作用、突出资源嫁接能力、构建新颖独特的服务体系,让吴中团区委打造的各类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在青年人当中逐渐形成影响力,也让平台的品牌效应慢慢溢出,“洞庭青商”联盟正是典型一例。

  “联盟主要吸纳40周岁及以下,从事民宿、电商、农家乐、农副产品销售和‘农旅+’等涉农涉旅创业青年、职业青农。按照‘联盟+团组织+市场力量’的模式,充分协调区域内机关部门、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社会组织等资源,成员单位办事不仅有了‘绿色通道’,也改变了原始的自产自销模式,走上产业化道路。”洞庭青商联盟副主席、东山电商产业园运营经理、“80后”返乡创业青年徐纯介绍,以东山电商产业园为例,通过凝聚了一批本土青年创客,已成功帮助个人孵化企业50家,帮助入驻企业73家,帮助注册企业自主品牌8个,成功对接了“天猫”“拼多多”“唯品会”“京东自营”等大型第三方平台,并自建了“东山商城”平台, 2017年,电商产业园实现网络销售农产品1.1亿。目前,“洞庭青商”联盟也吸引近50名像徐纯这样的创业青年,有效带动了吴中沿太湖区域农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

  依托趣缘、业缘、地缘和志缘,不断延伸团的工作手臂,通过线上邀约、线下分享和组织化、社会化动员相结合等方式,吴中区不仅在产业上引导青年创业者抱团发展,拓宽创业青年朋友圈,还瞄准专业领域,以小切口撬动青年创业与地方发展的深度融合,重组和引爆他们的朋友圈。

  作为社群建设的重要组成,去年3月,吴中团区委着手成立“青年手工艺协会”,经过一年多的运作,已经成功吸引80多名青年手工艺传承人和200多名手工艺爱好者加入,为核雕、木雕、缂丝等传统苏作手工艺的传承输入新鲜血液。

  去年加入“青年手工艺协会”的朱蒙佳是一名“90后”核雕艺人,为了让核雕艺术走进更多青年人的生活,她通过网络直播平台直播自己雕刻过程,并介绍核雕文化,没想到浏览量很快破万,并收获不少“粉丝”,朱蒙佳也成了圈里的“红人”,与此同时,朱蒙佳的工作室也吸引多名90后手艺人的加盟,共同开发符合年轻人审美的核雕作品。

  除了为本土青年创业持续赋能,吴中团区委还积极推动新兴领域团建,为青年双创人才引得来更留得住做文章。

  吴中高新区团委书记石奇凡介绍,高新区通过构建“职业+地域+社会交往”区域化党建带团建组织格局,建立商圈、社区、楼宇共享团支部,打造出高新区共享型团建生态圈,重点为白领青年、社区青年提供业务培训、健身休闲、商务沙龙和青春联谊等8小时外的贴心服务,为在区域内创业青年解决后顾之忧。

  “目前产业园入驻90多家创业公司,有近800名青年人才,通过积极打造社群活动,比如‘青年断网活动’和员工子女免费托班‘青苗放心班’等,让许多青年切实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不仅减轻了工作压力,也拉进了彼此距离,对组织所打造的‘朋友圈’越来越认可。”苏州南师大科技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南师大科技园“青年之家”负责人李惠利介绍。

(责任编辑:罗晓燕)

分享到:更多 ()
Copyright © 2015-2024 woniupai.net 蜗牛派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16507号-1 | 本站内容采用创作共用版权 CC BY-NC-ND/2.5/CN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