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呗部分用户已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快看你被选中了没?-蜗牛派

花呗部分用户已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快看你被选中了没?

最近,一则花呗部分用户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消息冲上了微博热搜榜。众多网友纷纷转发评论,直接关闭花呗,也有理智的看官们留言到只要按时还款,影响也不大。

不管怎么说,上热搜这个事还是看出来大家伙对这事关注挺高的,那今天我们来说道说道。

部分用户接入征信

据华夏时报报道,花呗近期以服务升级的模式,接入央行征信。对此支付宝客服表示,目前只是部分用户群接入了央行征信。

接入央行征信的用户,其基本信息、花呗额度与还款情况将每月一次上报到央行征信系统。

注意,当前只是涉及部分用户,还未覆盖到所有使用花呗的群体,所以这更像是一种邀约制模式,以点到面,未来会逐步覆盖到所有花呗用户。

那目前阶段,已经开通花呗但不确定自己是否已被纳入征信系统的看如下提示。

进入支付宝,点击【花呗】—【我的】—页面往下滑,点击【相关合同及产品说明】。

点开只有《花呗用户服务合同》,《芝麻服务协议》,《产品说明》,就没有上征信。

如果有多出来的其他条例,《个人信用信息查询报送授权书》,《个人授信相关合同》,就是上征信了。

如果按提示看到自己花呗已被纳入征信的话,未来在使用时要留意自己的还款额度和时间,别大意逾期了。

没被纳入的,也别高兴太早,早晚一天都得给纳入了。

迟来的花呗征信 

在消费金融市场中,包括信用卡在内的绝大多数消费信贷产品,都会将授信额度、账单金额及还款情况上报央行征信系统。对用户相关信息的上报,能更充分的体现用户的信用情况,从而为消费金融等机构提供可靠参考。

因此,信用卡在推出的一开始,就与央行征信绑定。后期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诸如借呗、京东金条、微粒贷等类似产品也逐步上了央行征信。

这些类信用卡的互联网产品,是可以直接提取现金,也就是可以提现到银行卡取出来用的,这种模式属于小额借贷,是必须要上征信的。

但花呗,迟迟未上征信的一个原因在于,此前花呗只能用于消费,并不拥有上述产品提现功能,说白了就是可以帮你垫钱消费,但直接给现金给你那不行,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不属于小额借贷,也就暂时未被纳入征信范围内。

现如今,为何又开始接入征信了呢,一句话,发展太快,数据量太大。

花呗凭借支付宝、淘宝的庞大用户基数,其用户数量一直在不断增加,据有关数据统计,花呗用户目前已达到了3亿多,体量太大,数据太多,如此庞大的信息数据源被纳入征信系统也不奇怪了。

另外,同样拥有巨大用户体量的京东数科,也是在2019年才开始分批接入央行征信。

所以说,现在花呗逐渐接入征信,也是大势所趋,也意味着各大互联网巨头支付贷款体系中的主流借贷产品均完成与央行征信系统的对接。

大家在担心什么?

首先我们要知道,征信为何如此重要。

征信这东西,在现在信息数据畅通共联的当今社会尤为重要,没有征信,各项社会活动都难以开展,而这又还是伴随一生的事情。买房、买车、办个公共事务都和征信挂钩。

所以,很多人在看到花呗也要上征信时,自然担心的声音比较多。

小部分原因在于担心逾期问题上了征信,原先花呗哪怕逾期,也只会降低花呗额度、缴纳比信用卡高的逾期利息、影响芝麻信用分值等,但不会影响到个人征信记录,更不会影响之后的房贷、车贷等贷款。所以说,对个人的约束力并不显著。

但大家更担心的原因在于,对以后房贷、车贷有没有影响。

一般商业银行在审核贷款人资质时,有一项工作是看个人的信用卡报告,银行会根据贷款人过往贷款消费记录评估贷款资质和决定贷款额度。

比如原先贷款人从银行那获得了个人消费贷款,如使用信用卡这种,问题不大,毕竟之前有银行愿意贷给你,说明个人征信问题不大。

但如果原先有从小额贷款公司获得的个人消费贷,银行则会多加评估,从它们角度而言,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额度本身就不高,审核资质也没有银行完善。所以过往有小额贷款公司记录的,极有可能会对以后的贷款审批有一定的影响。

那花呗和小额贷款有什么关系呢。

那是因为,花呗背后的公司为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本质上属于小额贷款。所以这也是大家担心的风险点。

但其实大家忽略了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算阿里、京东这种花呗类、白条类业务法律主体上确是小贷公司,但花呗、京东上这上亿的用户量,又背靠实力强大的母公司,如果全面上征信了,都会在银行信审系统的白名单里的。

再说个极端的情况,银行审批贷款时看到用过花呗的巨量用户,直接以小额贷款为由直接拒了,那岂不是损失上亿的潜在客户了。

所以说,这两个担心点,仔细分析下来,都没啥。

但如果真的介意,或者担心自己不小心忘记还款导致逾期,也可以选择关掉花呗,用信用卡一样的香,还有积分满减呢不是。

分享到:更多 ()
Copyright © 2015-2024 woniupai.net 蜗牛派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16507号-1 | 本站内容采用创作共用版权 CC BY-NC-ND/2.5/CN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