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简介:
因新冠肺炎疫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冬季中国北方地区大气污染的下界的机会,推出该报告的北京大学环境统计团队也对疫情防控举措对大气污染影响进行了统计学准实验。汇总后得出初步结论显示:北方实现相关空气质量目标会有相当大的挑战。产业结构的改善和升级应是改善北方地区大气污染的途径。
“值得关注的主要是北方多个城市空气中的臭氧含量持续升高,目前还没有找到解决方案;其二是再次呼吁提高中国空气质量良的上界标准,从pm2.5的75微克/立方米提高到50微克/立方米。这样既能降低未来个人及国家的医疗健康开支,也能为下一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供更高的目标和新的动能。”该报告团队负责人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统计科学中心创始主任陈松蹊对《财经》记者解析称。
疫情测出极限值,为达标指出方向
这是自2015年3月以来,该环境统计团队连续推出的第7份系列报告。该报告主要分析的空气质量常规污染物为PM2.5、PM10、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和臭氧(O3)。报告所使用的污染物数据来自于环保部所属的国控站,包含五省二市(即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五省及北京、天津二市)全部“2+66”城市354个监测站点(不含背景站),剔除了气象因素对数据形成的干扰。
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要求,PM2.5未达标(35微克/立方米)地级及以上城市,其PM2.5年均浓度到2020年应该比2015年降低18%。
该报告指出:经过近六年治理,京津冀PM2.5和PM10污染已经有了明显改善。京津冀平原地区“2+8”市PM2.5累积降幅达到51.9%。山东、河南改善幅度次之,分别为32.5%和30.5%;山西和陕西的改善程度较低,累积降幅分别为20.7%和22.3%。
该报告结果显示:“2+66”城市2015年PM2.5未达标的城市有67个(张家口2015年已达标)。到2019年有46个在2015至2019年间PM2.5年平均浓度的累计降幅已经达到18%,但仍有21个城市未达到降幅超过18%的标准。分地区看,还没有达标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山西和陕西。
“改善主要是散煤燃烧减少给大气治理带来的红利。”“过去几年细颗粒物尤其是二氧化硫的稳步显著下降,是北方空气质量提升的主要原因。二氧化氮下降的则不是特别明显。在2019年时因为切实推进煤改气、煤改电等工程,情况改善较多。我们希望下降能够持续下去。”在回答《财经》记者持续监测并分析相关空气数据可见哪些主要变化的提问时,陈松蹊称。
亦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近年来空气质量控制的关键,主要是煤炭消耗量。而煤炭消费与工业发展的关系亦值得关注。而该报告亦提及:京津冀地区 2019 年煤炭消耗量为2.99亿吨,相较 2017 年上涨 2.4%。涨幅主要来源于天津和河北的电力行业和冶金行业煤耗量上升。晋鲁豫陕四省2019年的煤炭消耗总量为11.4亿吨,相较2017年上涨了 2.7%。
值得提及的是,该报告使用的“年”并非自然年,而是一年的3月到下一年2月的“季节年”,涵盖一个完整的四季。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为研究提供了冬季中国北方地区大气污染的下界(数学概念,最低值)的机会,故推出该报告的北京大学环境统计团队也特地推迟了报告时间,为疫情防控举措对大气污染影响进行了统计学准实验。
汇总后得出初步结论显示:由于2月疫情期间主要重工业品的产量,除了建材和发电,同去年同期和疫情暴发前的12月和1月均没有太大变化,有的品种甚至增加。报告认为疫情期间PM2.5的下降主要是由于人群隔离所导致的二氧化氮下降所产生的。汇总的污染物受疫情影响下降的百分比值,报告得到在目前供暖、电力和基本生产的排放模式下,中国北方冬季 PM2.5最多还有30.9%的下降空间,二氧化氮最多39.6%,而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的下降空间最小,分别只有10.0%和13.9%。
为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工业生产的影响,该研究团队也重点分析了2019年冬季的工业产品产量。与2018年冬季相比,各省市在2019年冬季的生铁产量和粗钢产量都基本保持不变或略有上升。各省市的水泥产量在2019年冬季均下降超过 5%,天津市、山西省和陕西省下降超过 10%,北京市和河南省下降超过 20%。2019年冬季,北京市、河南省和山东省的发电量下降幅度也是最大的(超过 5%),河北省和山西省基本保持不变,陕西省发电量则同比上升13.8%。反映出此次疫情对建材行业和电力行业的影响较大。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行业的工业产品产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冶金和建材行业。这使得各省2020年2月的煤炭消费量均有所下降,尤其是山东省和河南省。但总体而言,疫情对工业产品产量和煤炭消费量的影响不大。
“但由于在一般情况下并无法实施疫情期间的防控措施,所以,以上的下界并不能轻易达到。这说明北方地区在目前的排放模式下达到 PM2.5达到35微克/立方米以下的目标,会有相当大的挑战。北方地区在过去几年开始的散煤替代、煤改气、煤改电所带来的大气污染的改善已经有相当多的释放。所以产业结构的改善和升级应该是改善北方地区大气污染的途径。”该报告指出。
报告预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