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工智能界“巨头”,商汤科技的盈利模式一直是个谜。
据外媒报道,联合创始人徐冰称商汤在2019年收入飙升147%,达到了7.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50亿,其客户基础增加了约500个,达到1200个。
然而,职场App“脉脉”上一则贴子瞬间打脸。一位标有“商汤员工认证”的用户在“商汤营收7.2亿美元”下评论一句: “刷流水”。截止发稿、该评论已获得73个赞。



或许,具体有没有挣钱,员工及业内人士们心知肚明吧。毕竟营收不等于盈利。
尽管AI大咖云集,商汤仍没有一项“拿得出手”的规模化产品。AI企业通常可以向传统企业提供智能化咨询服务,以此获得利润,但咨询服务的收入,往往是不可复制且竞争激烈。商汤能否在市场中获得足量利润,养活“千百人”规模的专家及技术团队?确实是个问题。
7月,有消息称商汤科技正考虑在香港、上海两地进行IPO。或许,只有等到商汤正式递交IPO材料,外界才会深入对这家AI公司的了解,至少能得知其具体“盈利”情况。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蜗牛派
“最难就业季”脉脉数据研究院推出《互联网行业毕业生入行指南》
字节跳动给员工发奖金 员工:以后我住公司了
商汤科技林达华:OpenMMLab助开发者缩短AI项目路径
消息称商汤科技正考虑在中国香港、中国大陆进行IPO
外媒:商汤科技考虑在完成最新一轮融资后在科创板上市
商汤科技试点AI+一网统管,提升城市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