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创新创业“创”出第一-蜗牛派

老河口创新创业“创”出第一

  在一周的活动中,湖北新型智库特邀专家、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彭贤则等学者、教授就创新创业和老河口市主要领导进行了研讨;老河口的10名创客就各自的项目进行精彩路演;上海海洋大学决定建立老河口市科技分园区,设立培训学校、水产育苗、养殖的青年创业实训基地等;襄阳颐高科技创业园、山东赞美科技公司、天助网公司、深圳博商学院等单位的创业导师就农业、电商、小微企业如何创新创业与创客们进行深度互动。

  老河口市委书记张学林说,创新创业是时代之魂,是城市之源,在任何时候不能削弱,只能加强。今后,将在每个乡镇建立一个创新创业园区,激发全民活力。

  湖北新型智库特邀专家、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彭贤则在经过调研后认为,老河口市创新创业在机构管理方面的改革,在全省县市中属于首创,在全国属于前列。

  布局城市战略 共谋创新创业

  城市战略,是创新创新的总纲。而长江经济带、汉江经济带的规划已经出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已经开始全面施行。

  在这个新形势下,老河口作为汉江中游的老工业基地,城市如何定位?如何为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阵地?他们在吃透中央、省、市精神的基础上,进行了精心谋划:打造“一城两心”,即:着力建设汉江流域滨水风情十足的精致城市,着力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绿心、襄阳市域副中心。

  ——着力建设汉江流域滨水风情十足的精致城市。由于老河口市版图面积小、人口少,必须立足实际,重点在提升品质上下功夫,着力建设汉江流域滨水风情十足的精致城市。

  在具体建设方面,将突出统筹协调、品质优先的精准定位。以城市品质主导城市发展,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适度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要求,不求规模“广大”,但求内涵“精致”,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建成产业特色鲜明、创新活力迸发、文化事业繁荣、城市形态秀美、社会均衡协调的滨水城市。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按照“东工西居、南拓北优、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产业园区承载能力提升工程、城市畅通工程、城市功能完善工程和生态建设提质工程,推动城市能级不断提升。

  同时,突出以人为本、普惠共享的精细服务,突出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的精细化,把高效便捷的服务供给作为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途径。

  ——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中的城市绿心。持续推进工业减量化增长,大力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燃煤治理和清洁能源替代,深入推进扬尘治理、机动车治理、禁鞭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大力实施农药和化肥使用减量工程,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行为,开展土壤污染状况排查,有序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打赢净土保卫战。切实加强水生态环境治理,全面落实河库长制,深入推进水库水体治理,规范汉江采砂秩序,强力推进中央环保督察组和汉江河长交办问题整改,确保汉江老河口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水平,打赢绿水保卫战。

  ——打造市域副中心城市的实力之心。老河口市要建设成

  为襄阳市域副中心,突出工业的主导地位,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加快调优产业结构,做到产业特色鲜明。做大产业规模,彰显产业特色,提升产业层级,推动产业向集群化、规模化、中高端迈进;做大做强再生资源、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光电、日化、木业家居、食品加工等产业,改造提升生物医药、纺织服装、建材冶金等产业,积极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构建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到2020年,老河口市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县域经济位列全省第一方阵,经济总量位居襄阳县(市)前三,主要经济指标高于襄阳市平均水平、高于历史同期水平。

  整合部门职能 引领创新创业

  组织结构,犹如房屋之框架,为创新创业者创造登堂入室的平台。

  老河口从2016年开始对创新创业的组织结构进行整合、调整。把分列于组织、社会保障、发改、教育、科技、经信等部门的就业稳岗、产业基金、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和孵化、创业担保、创新创业奖励等职能,进行整合,由此成立老河口创新创业服务局。

  组织结构调整到位之后,他们又出台了相关的运行、管理、考核制度,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基本实现了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形成了“一个部门对外,全市创新创新”的指挥、管理、协调机制,努力打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

  湖北新型智库特邀专家,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彭贤则实地调研了这种做法,并且认为,老河口市创新创业在机构管理方面的改革,在全省县市中属于首创,在全国属于前列。

  这套机制运行近两年以来,效果明显:全市新增市场主体8000多人,带动各类人士创业600多人,涌现了一大批返乡创业典型人物。同时,我市以创新驱动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技改升级,实施技改项目22个,全市高效技术企业达到48家。

  重塑各类产业 激发创新创业

  产业是一座城市的发展之源,也是创新创新的动力之水。老河口在此方面,不断根据省市布署,根据创新创业的趋势,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

  ——主导产业不断壮大。突破性引进华中木业家居产业园,围绕龙头企业建设华中光电产业园,紧盯优势做大做强循环经济产业园,依托重资产招商模式,家居板材、光电、循环经济等三大新兴产业集群在老河口快速崛起。牧原百万头生猪生态养殖产业链基地,科尔沁3万头肉牛生态养殖基地、2万亩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推动畜牧养殖、水产养殖产业快速发展,畜牧养殖业走在全省前列。

  ——工业倍增计划、双龙培育计划顺利实施,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加工、再生资源等主导产业和纺织服装、建材等传统产业充满新动能。“武科大-老河口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挂牌成立,智能化改造引领企业技改成果丰硕。2018年,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4家,公示8家。新增高新技术产品登记备案企业10家。荣获省委、省政府2017年度“湖北省科技创新先进市”称号。

  ——商贸整体实力和水平提升。推进以商贸综合体、新型专业市场为重点的商贸集聚区建设,先后引进了武商购物广场、汉江商业广场,中农批、颐高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大型商贸综合体和服务中心,三产服务业蓬勃发展。

  ——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有序推进。入选2017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PPP工作走在全省前列,23个项目入选国家发改委PPP项目库和财政部综合信息平台。智慧老河口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通过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验收,“多规合一”信息平台上线试运行。在绿色和智慧城市产业创新领域,坚持 “生态优先、绿色智能”,荣获“2018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奖”中的产业创新奖。改革、创新实效不断凸显。

  招商引资结果 拓宽创新创业

  有了外来之水,池塘方能清澈。有了外部力量,创新创业就更具活力。因此,老河口注重在保证绿色发展的前提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产业变革、创新创业添加新的翅膀。

  ——引进了河南牧原集团。在老河口市投资兴建大型现代化农牧企业,集百万头生猪养殖、饲料加工、屠宰加工和无害化处理于一体。该公司投资11.5亿元,,兴建年出栏100万头的生猪养殖场和年加工能力36万吨的饲料厂。

  该项目实行“政府+银行+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创新创业模式:由政府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成立合作社,政府和牧原担保增信,贫困户向金融机构申请扶贫贷款,交由合作社建设猪舍,企业租赁猪舍养猪,并负责最终还本付息,保证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获得稳定资产分红,不仅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享受丰厚的劳动果实,而且让劳动能力弱的贫困户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安置就业2000余人,产值达30亿元,同时可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促进襄阳畜牧业发展。

  ——引进了科尔沁牛业南阳有限公司。首期由双方出资建设万头肉牛养殖场;二期在老河口市五个乡镇,分别建设存栏量在2000头的养牛场,使养殖规模再增加1万头;三期通过4到5年努力,使肉牛养殖规模达到10万头,推动全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农户增产增收。在育肥牛出栏达到3万头时建设牛肉屠宰加工厂,形成优质母牛繁育基地和有机牛肉生产基地。一期的科尔沁万头牛场占地700亩,种植2万亩全株青贮玉米、项目总投资1.8亿元,计划年出栏育肥牛1万头,年销售收入1.5亿元,利润3000万元,帮扶当地250户贫困户脱贫。

  ——引进了上海海洋大学建立水产园区。老河口水域面积较大,但水产品在全省排位并不靠前,创新创业潜力巨大。

  因此,老河口引进国内水产著名学府——上海海洋大学,建立水产园区:在老河口市成立上海海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对接学校成果的转化,对接企业科技需求的研发,设立孵化器机构;设立培训学校、水产育苗和养殖青年创业实训基地、上海海洋大学培训班,培育各类水产管理、育苗、养殖、加工、冷链、休闲渔业等专业人才;培育小龙虾、大闸蟹、地方家鱼、特色水产品等育苗基地,建立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建设城市渔业观光工场,涉及鱼类健身馆、汉江鱼虾蟹科普文化展示馆、汉江优质鱼虾蟹餐饮体验馆等。

(责任编辑:罗晓燕)

分享到:更多 ()
Copyright © 2015-2024 woniupai.net 蜗牛派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16507号-1 | 本站内容采用创作共用版权 CC BY-NC-ND/2.5/CN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