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全力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创客有机结合,形成科技创新联盟和创新链,进一步放大科技创新效能,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共申报科技型“小巨人”企业18户,申报高新技术企业6户,第一批通过认定科技型“小巨人”企业7户,高新技术企业2户。
(二)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设立了科技专项基金、企业创新引导资金,支持企业加强对科技人才和科技研发投入力度,逐步解决科技研究资金来源渠道少、比例低等现实问题,让人才、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市财政每年投入人才发展专项资金400万元以上,通过党费划拨、金融机构辅助、社会参与形式建立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
(三)开展创新主体培育。扎实开展“创新型科技企业培育”活动,通过实施科技创新项目,培育惠春源通信、宏博节能等市本级创新型企业5户。着重发展创客空间、创新工厂等孵化模式,共培育创业孵化基地4户。其中,“卡班领创”在孵企业30户,毕业企业9户。“吉地嘉禾”在孵企业8户,毕业企业4户。
(责任编辑:赵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