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一个睿智的人,应当拥有对万物认知的锐度
《礼记·大学》中记载:“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人告诫我们的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都想用事业有成证明自己,希望不要被时代抛下,但是成功不是仅仅有一个耀眼的外壳来装饰就可以的,心灵的丰满和强大才是成功更加重要的精神内核。一个睿智的人是有质感的,他对事物的认知,他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是应该要有锐度的。这个锐度建立在我们的心灵的丰满与强大上,这样的东西支撑着我们的安全感。
用阅读丰富心灵
一个人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心灵,是很难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即时受到了时代的青睐,一个只追求事业而放弃丰满心灵的人,从外表来看,似乎赢来了一件华美的衣服,但自己内心却感觉穿的只是另一件皇帝的新衣而已,可悲之处在于,一直在努力摆脱别人的歧视,最后却陷入了自我歧视的深渊。与人体运动需要心脏跳动来维持一样,心灵丰满需要靠阅读来支撑,一个人每天的阅读时间最起码要占有效时间的三分之一。阅读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源源不断的营养补充,如果说你没有阅读来充盈自己的话,便容易思维枯竭,遇到上升的天花板。事业的进步是建立在你的不断的有营养补充上面的。 所以当一个人坐在那里,感觉心里有着沉甸甸的东西时,那他的一生才会有价值,才会懂得如何去温暖别人,才会获得强大的安全感。
跨越安全感的壁垒
人们用语言和文字塑造了许多观念性的东西,对我们的心理有着很强的暗示作用,比如我们在生活中看到一个标志,就会想到相应的物质,有时还会做出相应的行为。安全感这三个字本身或许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却迫使我们马不停蹄地去追寻虚无缥缈的它。如果想真正拥有它的本质,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去盲目追寻它的概念,而是从心里破除掉这个概念,将其从“有”化为“无”。如何破除掉这个概念其实就是“有”和“无”之间关系的问题,它们并不是互相矛盾和对立的,而恰恰是“丰满”的心灵才能将安全感提升到“无”的境界。一个储备了足够多的知识和经验、渐渐丰满了自己心灵的人,似乎拥有着一层无形的保护壳,即使面对不确定的世界和未来,他们的内心也会波澜不惊。这种自我安全感不是刻意追寻的结果,而是强大的心灵孕育出来的。正如弘一法师,他在书画、诗文、戏剧、音乐、艺术、金石、教育等各个领域都有极深的造诣,他是从这么“丰满”的我慢慢变成“无”的,这才是我们要去信奉的对象。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蜗牛派
犀牛智造CEO伍学刚:不敢轻言赋能制造业,关起门做三年是为了稳
海松资本CEO陈立光:创业者要如何把握硬核科技创业的黄金时代?
高瓴创始人张磊“老友会”万字实录:穿越周期的秘诀是什么
阅文集团CEO程武:如何让中国故事和时代声音影响更多人?
德鲁克:管理是什么?优秀的公司是什么样子?
文远知行CEO韩旭:无人驾驶上的5G应用 重点是安全冗余与性价比
中兴手机CEO倪飞:力争3年重回国内大众视野 5年进入一线品牌
高瓴资本张磊亲述:究竟怎样才能在这样的世界中保持心灵的宁静?
沉淀15年高瓴张磊首部著作《价值》自序:这是一条长期主义之路
成长和赚钱是两码事——彼得林奇的经验与教训
橡树资本董事长霍华德·马克斯:理解投资世界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