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享:发挥民营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要靠多方面相互配合
为了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需要加强对私有产权的保护。要淡化国有和民营的区别,权利不问出身,法律上不要再区分国有和民营。
产权保护靠什么?出台政策是有必要的,但仅靠政策是不够的。我们强调依靠法律保护产权,不是因为法律比政策更公平,也不是因为法律比政策更有效,而只是因为法律比政策更稳定,有利于民营企业家建立起稳定的长期预期。政策可以根据经济形势变来变去,法律虽然也可以修改,它的变动频率毕竟低于政策,修改法律的程序也要比政策的调整更加复杂。换句话说,法律是保护私有产权的长效机制。
第二,要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造,创造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平等竞争的环境,尤其要着力解决两个方面的不平等。一是市场准入,为什么一些行业只能国有企业经营,而民间资本不能进入呢?如果像我们上面讲到的,取消民资和国资的身份区别,是否就可以平等进入了?第二是在资金渠道上,要取消显性和隐性的对民营企业的歧视。银行大概不会承认对民企和国企的不同标准,然而在现实中,民营企业拿到贷款的困难确实远远超过国企。
第三,放松和解除管制。创新是人的想象力的自由发挥,必须允许乔布斯幻想把一千首歌放进口袋,才会有iPod和后来的iPad;必须允许贝佐斯幻想把一百本书放进书包,否则就没有今天的Kindle和电子书;必须允许马斯克想象在火星上登陆——不管听起来是多么的荒诞离奇,创新就是从这些荒诞离奇的想法中产生的。
要让企业家、科学家的思想自由发挥,谁也不知道这些自由发挥将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第四,全面减税。减税的意义不仅在于减轻企业的负担,帮助它们在经济下行期度难关,更重要的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请注意,不是主要作用,而是决定性作用。政府收税,资源就脱离了市场和企业,由政府的行政力量进行配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政府配置资源的效率低于市场。减税的目的就是把资源尽可能地转到企业,由市场进行更高效率的配置。
如果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我们有理由对中国经济的未来保持乐观,经济增长速度或许不像工业化时期那样高,中等的、可持续的增长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蜗牛派
犀牛智造CEO伍学刚:不敢轻言赋能制造业,关起门做三年是为了稳
海松资本CEO陈立光:创业者要如何把握硬核科技创业的黄金时代?
高瓴创始人张磊“老友会”万字实录:穿越周期的秘诀是什么
阅文集团CEO程武:如何让中国故事和时代声音影响更多人?
德鲁克:管理是什么?优秀的公司是什么样子?
文远知行CEO韩旭:无人驾驶上的5G应用 重点是安全冗余与性价比
中兴手机CEO倪飞:力争3年重回国内大众视野 5年进入一线品牌
高瓴资本张磊亲述:究竟怎样才能在这样的世界中保持心灵的宁静?
沉淀15年高瓴张磊首部著作《价值》自序:这是一条长期主义之路
成长和赚钱是两码事——彼得林奇的经验与教训
橡树资本董事长霍华德·马克斯:理解投资世界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