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地,他一开始就很低调。软件出身的他没有博客,没有微博。出席会议,主持人曾这样介绍:你可能不熟悉他的名字,但是你一定知道他的迅雷,坐在主席台中央的这位迅雷CEO这才憨憨一笑,引起听众注意。“胖乎乎的,性格很好”这是初来者对邹胜龙的评价。
对于7月21日迅雷一推再推,直至无限期的上市计划,邹保持了他一贯作风,没有公开对外界做出过多解释。尽管这次折戟着实让迅雷成为刀俎上的鱼肉,剪不断的版权官司、“卖官鬻爵”的圈钱模式让迅雷一时失色,但邹只是给内部员工发了一封不长的邮件,将原因归咎于中南融通事件等外部环境,对迅雷自身问题并未提及。
低调有低调的资本。如今的迅雷已经从原来单做电子邮件系统的小公司发展到一个拥有2.91亿用户、占据下载软件市场78.7%份额的巨头,击垮已占80%份额的网际快车,兼并BT。
现在邹已经不再过多在意舆论的压力。对于遭诟的版权问题,邹一句话耐人寻味,“版权只是个商业问题,上市才是理想追求,要区别理想和赚钱”。这是邹之所以对此次迅雷上市折戟缄口的缘由,也是成功者处理事情的姿态。
如果说邹的低调一部分是来自自信,另一部分则是有备而来。
迅雷前身为2003年创立的三代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007年以前,一直做免费下载的迅雷并没有真正盈利,直到迅雷看看的出现。彼时,视频网站猛增,谁都想分得一块蛋糕。邹一面表示做视频门户是件不靠谱的事,一面称迅雷看看的内容、服务均和视频网站没有竞争,最后迅雷在不惹人注意的情况下,利用自身P2P优势,把迅雷看看发展成与土豆网、优酷网并肩的视频巨头。
从弱小到强大,这是每一个创业者都在走的路,只是相比于其他软件,以快速下载著称的迅雷被邹胜龙带着跑了起来。不过从做下载、视频、游戏到付费增值,迅雷一直在争议中进行着自己的事业,对此邹曾主动向“说哭”了很多人的大嘴炳叔讨教迅雷的未来方向。面对炳叔毫不客气的“迅雷有暴发户气质”的评价,邹一脸认真,倾听后一一加以肯定。
放低姿态,也使得邹胜龙早期较易获得投资者青睐。“当你觉得你自己确实处在一个弱势地位时,你要更加清晰地去理解投资者要什么,然后就向他表达你有这些东西。”这是邹给创业者的建议。
近几年邹胜龙带着迅雷一直在有利润的多领域周旋,也难怪有人质疑迅雷究竟算是什么性质的公司。
邹也曾有过年轻的亢奋,他曾在美国硅谷度过流金岁月,同志趣相投的朋友坐在一起,对着星星畅谈梦想。如今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的邹,却慢条斯理,不骄不躁。
据了解,邹目前在迅雷持股约25%,是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在迅雷上市后他将成为亿万富翁。尽管公司7月21日发出公告称迅雷上市将无限期延迟,但是邹这个快跑的领者绝不会轻易延迟,正如信中所言“如果环境改善,上市可以随时启动”。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蜗牛派
犀牛智造CEO伍学刚:不敢轻言赋能制造业,关起门做三年是为了稳
海松资本CEO陈立光:创业者要如何把握硬核科技创业的黄金时代?
高瓴创始人张磊“老友会”万字实录:穿越周期的秘诀是什么
阅文集团CEO程武:如何让中国故事和时代声音影响更多人?
德鲁克:管理是什么?优秀的公司是什么样子?
文远知行CEO韩旭:无人驾驶上的5G应用 重点是安全冗余与性价比
中兴手机CEO倪飞:力争3年重回国内大众视野 5年进入一线品牌
高瓴资本张磊亲述:究竟怎样才能在这样的世界中保持心灵的宁静?
沉淀15年高瓴张磊首部著作《价值》自序:这是一条长期主义之路
成长和赚钱是两码事——彼得林奇的经验与教训
橡树资本董事长霍华德·马克斯:理解投资世界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