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提到,发挥青岛海洋科学城、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和沿海重要中心城市综合优势,强化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蓝谷、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国际邮轮母港等平台功能,提升其在重大海洋科技创新、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引领辐射作用,加快建设国际先进的海洋创新中心、海洋发展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海洋名城,打造海洋强省建设主引擎。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以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蓝谷为依托,突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龙头引领作用,整合涉海高校、科研机构和科考平台等创新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开展协同攻关,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山东,建设世界一流的国家海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支持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国家深海基地和大洋钻探船(可燃冰钻采船)北部基地母港建设。积极争取E级超级计算机、大洋钻探船等重大科学装置落户山东,支持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加快国家海洋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大洋钻探岩心库、青岛海上综合试验场、威海国家级浅海海上综合试验场、国家暖温型海洋大气自然环境试验站建设。
♥加快国家海洋装备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推动海洋科技创新与标准研制同步,制定更多的国际、国家标准。加快青岛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建设。
♥加强省部、省院共建,加快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等海洋类院校新校区建设,支持中船重工725所海洋新材料研究院、中船重工702所青岛深海装备试验基地、天津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科技园等科研机构建设。支持涉海“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支持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等航海类院校发展壮大,加快我省高素质船员队伍建设。
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争取在青岛港、烟台港试点开展集装箱沿海捎带业务。
支持建设青岛“一带一路”跨境集装箱海公铁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开展济南至青岛铁路双层货运集装箱运输试点。
建设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增强“一带一路”青岛航运指数的权威性。
海洋新兴产业
支持青岛建设综合性海洋装备制造基地,打造青岛西海岸海西湾国际一流海洋石油工程产品制造基地。
依托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国家海洋基因库),打造全球最大的海洋生物综合性样本、资源和数据中心。支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山东)、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山东)、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建成国内一流的海洋生物医药创新研制平台。
实施“胶东海上调水”工程,支持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蓝谷等地新建、改扩建一批海水淡化示范项目,支持青岛建设国家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城市。
打造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海洋新材料产业集群。
加快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支持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建设。
★海洋渔业。支持威海、青岛、烟台、日照等打造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海洋食品。建设威海荣成、烟台开发区、青岛西海岸新区、潍坊滨海区、日照高新区水产品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五大集群。
★船舶制造。建设青岛、烟台、威海国家高端船舶制造基地和青岛、威海、日照游艇产业基地。建设潍坊、青岛、济南、淄博等船舶动力装备产业基地。
智慧海洋
1. 支持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联合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浪潮集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开展智能超算和大数据协同创新,加快建设全球首个超算互联网体系,共同打造国家级分布式超算中心。依托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等机构,整合多源异构海洋数据。
2. 支持青岛建设中国北方唯一的国际海底光缆登陆站,推进中美跨太平洋高速光缆系统和青岛登陆点建设,建设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打造国际通信数据港。
军民深度融合
▲全面推进建设青岛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技术装备保障、军工产业发展、军地人才培养、综合保障协作、军地设施统筹规划建设等“五大中心”,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综合效益最大化,打造军民融合的“青岛样板”。
▲支持建设海洋物探及勘探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中船重工(青岛)海洋装备研究院等军民融合创新载体。
海洋开放合作
支持青岛、日照、烟台等港口,争取新开辟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50条;争取青岛、烟台国际机场全面实施部分国家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入境后在全省范围内活动;争取国际邮轮入境旅游团15天免签政策,吸引更多访问港邮轮来青岛停泊。
在青岛建设东亚海洋合作平台东黄海研究院,推动东亚海洋领域多层次国际务实合作,打造有重要影响力的“一带一路”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加快东亚畜牧交易所、青岛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青岛中英创新产业园等产业园建设。支持申建青岛自由贸易港,推动有条件的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
支持驻鲁高校科研院所与国外相关机构组建一批国际海洋科技创新联盟,共建海洋环境模拟实验系统、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联合国滨海湿地国际研究中心、中国—东盟海洋地学合作研究中心、中国—东盟海水养殖技术联合研究与推广中心、中泰气候与海洋生态系统联合实验室、中国—印尼海洋与气候联合研究中心等,建设“一带一路”海水养殖技术培训和咨询中心、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上丝路研究院。
支持青岛港布局新亚欧大陆桥重点内陆港,与西安港推动“一带一路”物流供应链一体化。
说了这么多,荣幸入列的地区、产业和机构,将享受到哪些财政和政策优惠呢?
1 强化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支撑,对涉海企业新建并晋升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的,择优给予奖补。
2 对我省经国家批准的远洋渔业基地,每个给予最高3000万元补助。
3 对获得国家一类海洋新药证书并在山东实现产业化的,最高给予3000万元补助。
4 对从事远洋捕捞、海水养殖、符合条件的海水淡化和海洋能发电项目的企业所得,免征减征所得税。
5 11大重点海洋产业,按规定享受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相关税收政策。
6 在省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下设立现代海洋产业基金,发挥蓝色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海上粮仓”等相关引导基金作用。加快青岛金家岭金融区建设,创建以服务海洋经济为目标、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7 支持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在人才评聘、科研项目组织、科研经费管理、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大胆创新,建立符合科技规律、最大限度释放科研活力的非行政化科研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建设海洋强省
青岛
责无旁贷,大有可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