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群众来电来信举报件〔信20170905106—信20170905132〕处理情况的公示-蜗牛派

关于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群众来电来信举报件〔信20170905106—信20170905132〕处理情况的公示

 一、基本情况

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于2017年9月5日接到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受理编号为〔信20170905106、信20170905107、信20170905108、信20170905109、信20170905110、信20170905111、信20170905112、信20170905113、信20170905114、信20170905115、信20170905116、信20170905117、信20170905118、信20170905119、信20170905120、信20170905121、信20170905122、信20170905123、信20170905124、信20170905125、信20170905126、信20170905127、信20170905128、信20170905129、信20170905130、信20170905131、信20170905132〕的群众来电来信举报件,主要内容为“成都高新区中海九号公馆小区位于剑南大道东侧,正好位于隧道下穿口处。剑南大道车辆众多,车速又快,离居民很近,造成很大的噪声。噪声和扬尘严重。建议:严禁运渣车进入剑南大道;建设全封装隔音屏;是否严格按照环评要求进行建设?九号公馆南侧公厕建设不合理。”按照成都市打造天府新区“三纵一横”骨干路网有关要求和规划设计方案,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于2013年进行剑南大道提升改造,新增5座下穿隧道,中海九号公馆小区位于剑南大道与锦城大道交汇处下穿隧道北侧出入口约260米。

  二、现场调查情况

(一)关于剑南大道车辆众多问题。剑南大道为主辅道形式的双向十车道道路,其中主道为双向六车道,辅道为双向四车道。经调查,剑南大道高峰时段断面流量约为9000辆/小时,夜间0时的断面流量约为2800辆/小时,车流量较大,交办件反映的剑南大道车辆众多问题属实。

(二)关于剑南大道车速快问题。剑南大道主辅道已经实施相应的货车管控措施。2017年8月10日起,剑南大道已经实施了主道禁止货运车辆通行的管控措施,并对辅道进行了分车种限速,降低了辅道货车的限速标准(货运车辆限速为40公里/小时),并从2017年9月6日起将辅道客货车限速值统一为40公里/小时。从机动车违法数据统计来看,剑南大道存在货车在辅道超速行驶及侵走主道的情况,但违法数据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三)关于剑南大道交通噪声问题。2017年7月31日至8月16日期间,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委托专业机构对剑南大道府城大道、锦城大道、天府一街、天府二街等交叉口多处住宅小区连续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剑南大道平均噪声较交通综合治理之前有所下降,但仍与相关标准存在差距,下穿隧道出入口噪声亦有影响,交办件反映剑南大道交通噪声问题属实。

(四)关于剑南大道扬尘问题。经成都高新区环境保护与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局核实,因剑南大道过往车辆较多,其中部分为大货车,在剑南大道道路环卫清洁及冲洗的间隙,部分路段产生了尘土。同时,2017年以来,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以下简称市交管局)在剑南大道对机动车载物行驶时遗洒、飘散载运物的违法行为共计处罚150件。交办件反映的剑南大道扬尘问题属实。

(五)关于剑南大道环评报告要求采取的降噪防治措施情况。经成都高新投资集团系统梳理,环保部门于2012年7月批复的环评报告(绕城—区界段),当中明确了四条降噪工程措施,分别为:1.道路沿线设置限速标志(主道60km/h,辅道30km/h)、监控和禁止鸣笛标志,严格控制车速,并禁止鸣笛;2.加强路面维护,做好路面清洁,定期修补破损路面;3.加强道路两侧的绿化,绿化带种植适宜的乔木,枝叶茂密又不影响交通,树木的种植可对交通噪声起到一定程度的阻隔;4.靠近道路一侧建筑物墙外宜种植适宜乔木,起到绿化隔离的作用,降低道路交通噪声的影响。

(六)关于公厕规划建设不合理的情况。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接到该转办件后,赓即安排成都高新区规划国土建设局进行现场核实。经调查,中海九号公馆南侧、剑南大道东侧块状绿地内拟建一座公厕(以下简称该公厕)的情况属实。该公厕系成都市民生目标,目前已施工打围,尚未动工。按照《成都市人民政府领导批示通知单》(成府办〔2015〕5-3-380号)和《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关于中心城区街面公厕专项整治有关事项的请示》(成城报〔2015〕68号)、《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关于2017年全市环卫设施建设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成城函〔2017〕55号)要求,成都高新区管委会需补建一批街面公厕。经核实,该公厕是这批补建公厕点位中的一处,按照成都市完善小游园、微绿地配套功能的设计导向进行规划建设,建成投运后,将有效解决片区群众如厕困难的实际问题。目前,该公厕的总平方案已通过规划、环保、卫生、消防等部门会审,并取得了环保部门出具的《关于对成都高投建设开发有限公司“高新区公厕工程”项目的批复》(成高环字〔2016〕102号)。

  三、处理情况

(一)建立定期沟通机制。为进一步加强与诉求群体沟通,做好正面宣传和解释工作。2017年7月20日、8月3日,成都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东两次召开剑南大道噪声专题会,研究、部署定期与诉求群众代表见面沟通并形成工作机制事宜。按照会议要求,2017年7月20日、8月4日、8月22日,成都高新区规划建设局会同环境保护与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局、石羊街道办事处、公安分局、市交管局六分局等单位,三次与诉求群众代表沟通,及时通报了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会同市交管局开展剑南大道道路交通秩序维护、货车综合治理相关工作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责任人:成都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东。

(二)路面管控与科技手段并举,保证管控措施效果。从2017年7月14日起,市交管局日均出动警力32人次,采取固定值守和巡逻管控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加强夜间时段路面管控。2017年8月10日起,剑南大道实施货运车辆禁止驶入主道和辅道限速措施并正式启用了剑南大道配建的21套电子警察抓拍设备(在主道上设置了8套),截至2017年9月6日,共现场处罚违法货车1267件,共采集剑南大道货车13492件。从每日采集数据分析来看,剑南大道主道限货以来,货车侵走主道的情况呈明显下降趋势,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责任人:成都市公安局副局长、市交管局局长李文胜。

(三)配合开展交通综合治理工作。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已组织剑南大道周边在建项目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等三方责任主体,反复督促在建项目工地内大货车调整通行线路,夜间绕行剑南大道且文明行驶,并签订了相关承诺书。责任人:成都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甘立军。

(四)迅速开展道路截水沟(伸缩缝)等维护工作。经分析,车辆通过下穿隧道出入口段截水沟时产生一定噪声。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已落实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设计院道桥试验研究所、上海市政院、成都市政院等单位,完成了下穿隧道出入口截水沟现场调查统计工作,于2017年8月21日提出截水沟维护方案。现已完成天府一、二、五街部分下穿隧道临时措施,并多次邀请专家对下穿隧道截水沟进行了初步论证,初步论证结果已于2017年8月30日报市建委。目前,正跟踪现场维护效果,开展更细致的工程维护。责任人:成都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甘立军。

(五)会同市级部门再次加紧隔音设施技术论证。在前期通过交通综合整治,取得一定降噪效果的基础上,会同市建委再次论证剑南大道下穿隧道出入口安装隔音设施可行性解决方案,其中包括采用技术、以及使用材料等可行性论证。在前期衔接西南建筑设计院、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成都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基础上,近期会同市建委选取业内交通噪声治理技术强、业绩优的中铁二院,开展剑南大道降噪方案设计工作,其中包括出入口隔音设施、船槽及隧道墙体等吸音材料可行性论证,目前已结合噪声分析,完成各类降噪措施论证,方案设计成果已于2017年9月5日完成。责任人:成都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甘立军。

(六)提高剑南大道环卫清洁及冲洗频率。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已安排环境保护与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局,增加剑南大道环卫清洁及冲洗频率,减少剑南大道过往车辆产生的扬尘。同时,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已安排规划国土建设局,进一步加大力度,督促区域在建项目,切实按规定做好防尘、降噪及车辆清洗工作。另外,市交管局将加大巡查力度,对机动车在剑南大道载物行驶时出现的遗洒、飘散载运物等违法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处罚。责任人:成都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东;成都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甘立军;成都市公安局副局长、市交管局局长李文胜。

(七)安排核实剑南大道环评报告阐述降噪设施落实工作。剑南大道环评报告中提出降噪措施共计4条,经商建设业主(成都高投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仔细梳理,具体情况包括:1.按照环评报告要求,剑南大道采用sma低噪声路面,在开放交通期间需加强地面清洁,最大限度降低路面孔隙堵塞率,最大限度保证其降噪性能,目前,成都高新区城管部门已安排加强道路清扫及冲洗工作力度。2.从2017年8月10日开始,市交管局调整剑南大道交通组织方式,辅道大货车限速由50km/h调整至40km/h,启用了剑南大道配建的21套电子警察抓拍设备。3.成都高新区城市管理部门负责对路面进行清洁和维护,并及时修补破损路面,降低交通噪声。4.剑南大道按照规划断面,在道路主车道和辅道间设置了绿化分隔带,分隔带栽种了一定数量的乔木,对噪音有一定的降低作用。5.小区围墙外道路人行道上设置了树池,已根据情况栽种了乔木。此外,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已安排道路建设业主(成都高投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对剑南大道沿线绿化带、道路侧分带、行道树进行现状逐一摸查、系统梳理工作,研究遮挡降噪方案。2017年8月30日,已提出初步方案,并进行了专题研究,现正在抓紧优化完善方案。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将方案及时报市级相关部门审定后,迅速组织实施。责任人:成都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甘立军。

(八)成都高新区管委会高度重视群众反映的公厕规划建设事宜,为消除该公厕建设期间及投入使用后对区域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如下工作措施:1.进一步优化该公厕建筑设计方案,严格按照旅游城市三星级公厕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对建筑立面、屋顶等进行景观化处理,力争达到建筑形态新颖,整体环境协调统一。建筑立面及形态优化方案计划于2017年9月10日前完成;2.该公厕建设期间,加强施工管理,切实做好产生噪声设施的封闭、减振、隔声、吸声处理;3.公厕建成后,确保污水顺利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并成都高新区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运营期间,由成都高新区城管部门实施统一规范管理,保证公厕在卫生、环保等方面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责任人:成都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甘立军。

分享到:更多 ()
Copyright © 2015-2025 woniupai.net 蜗牛派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16507号-1 | 本站内容采用创作共用版权 CC BY-NC-ND/2.5/CN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