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数据显示57%职场新人仍在蘑菇堆 四成认同蘑菇期-蜗牛派

研究数据显示57%职场新人仍在蘑菇堆 四成认同蘑菇期

黄金求职季,一批还未断了学校“脐带”的应届毕业生将要成为职场新人,他们就像雨后的蘑菇。这些新人初入职场,每天做着琐碎的工作,在尚未登上舞台之际就早早地成了幕后,职场上管这类人叫做“蘑菇族”。

在英才网联推出的“职场新人,你是‘蘑菇族’吗?”调查中显示,超半数职场新人仍在“蘑菇堆”中苦苦挣扎,经验不足是职场新人成为“蘑菇族”的首要因素。四成受访者认同“蘑菇期”,九成以上受访者表示“蘑菇期”对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有益处。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男性受访者占总人数的63%,女性占37%。刚刚毕业走出校园,还没有正式工作的受访者占20%,工作还不到一年的职场新人占16%,已经工作了1-2年的受访者占22%,工作了3年以上的受访者最多,占42%。

超半数职场新人仍在“蘑菇堆”中

初出茅庐的毕业生,他们在职场中往往会处于这种境地,被置于遗忘的角落(在不受重视的部门,从事打杂的工作),到头来还要被浇上一头冷水(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并且还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拔,他们被称为“蘑菇族”。

据“你是否经历过‘蘑菇’时期?”这一调查结果显示,“蘑菇期”是绝大部分职场新人进入职场时要经历的过程,仅有9%的受访者表示“很顺利,没有经历过”。在经历过“蘑菇期”的受访者中,8%的受访者表示“经历了很长时间从‘蘑菇堆’里出头”,26%的受访者表示“刚进入职场的时候经历过,不过很快就顺利度过了”,但选择“经历过,而且还在‘蘑菇堆’里苦苦挣扎”的受访者最多,有57%,超过半数。(如图一)

    经验不足是成为“蘑菇族”首要因素

据“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你成为‘蘑菇族’?”这一调查结果显示,39%的受访者表示“缺乏工作经验,不能很好地与他人沟通”是他们成为“蘑菇族”的首要因素。而“初入职场,还没完全适应角色转变,心态不够成熟”也是另一重要因素,有25%的受访者选择了这一选项。另外,16%的受访者表示“怀才不遇,同事和领导看不到我的努力”,11%的受访者表示“个人能力不足,不能胜任工作”,9%的受访者表示“我也不知道”。(如图二)

    对于“蘑菇期”,据“很多公司对职场新人的考察都有所谓的‘蘑菇期’,对此你的看法是?”这一调查结果显示,40%的受访者表示“对此表示理解和赞同”,26%的受访者表示“起初觉得很郁闷,但慢慢就适应了”。而21%的受访者对此表示不认同,“认为公司不应该以这样的方式考察员工”,13%的受访者表示“觉得没什么,无所谓”。(如图三)

    英才网联职场专家表示,当职场新人认为自己不受重视,没有人对自己进行工作指导时,不要感到失望和心灰意冷,这只是用人单位对刚入职场员工的一个前期考察,也就是所谓的“蘑菇期”。

 “蘑菇族”益处多早日进化职场“向日葵”

据“你认为做‘蘑菇族’是否有好处?”这一调查结果显示,九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蘑菇族”对于职场新人有好处,仅有5%的受访者选择了“没有什么好处”这一选项。其中,“从每天的日常琐事中可以了解很多经验和细节”和“只有‘蘑菇期’在‘角落’里懂得学习,才能加速成长”是最大的两个益处,分别有29%的受访者选择。21%的受访者选择了“初入职场,这是一个适应工作岗位的好时期”,16%的受访者选择了“虽然每天工作繁杂,但能拓宽自己的交际面”。(如图四)

    据“处于职场‘蘑菇期’,你会怎么做?”这一调查结果显示,24%的受访者表示“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不去担心自己的努力别人没有看到”,分别有21%的受访者表示“保持谦和活力的职场形象,不计较一时受到的冷遇”和“从杂事中积累经验,有机会厚积薄发”,18%的受访者表示“多和同事交流,向职场老鸟们取经”,8%的受访者表示“主动出击,抓住机会,向领导展示自己的能力”,还有9%的受访者表示“顺其自然,如果没有出头之日就跳槽”。(如图五)

    英才网联职场专家表示,“蘑菇期”对于职场新人来说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许多年轻人初出校园,由于缺乏工作经验,也缺乏担当重任的能力,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才能消除不切实际的幻想,慢慢成长起来。

当遭遇困难和挫折时,职场新人要调整好心态,以阳光的心态和充满活力的形象去面对工作和同事,常找有经验的同事和上级沟通,并拿出越挫越勇的斗志,在“蘑菇期”不断提升自我,做好每一件小事,在逆境中主动工作积极表现,迟早都会受到领导的认可和单位的重用。

职场专家同时也指出,职场新人的“蘑菇期”时间也不能太长,否则会使人丧失斗志,最终影响个人的职业发展。所以,职场新人在经历一段时间的“蘑菇期”之后,要学会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地展示能力,实现从职场“蘑菇族”到“向日葵”的美丽蜕变。

分享到:更多 ()
Copyright © 2015-2024 woniupai.net 蜗牛派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16507号-1 | 本站内容采用创作共用版权 CC BY-NC-ND/2.5/CN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