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驾到! 来看看让你大开脑洞的创业故事-蜗牛派

创客驾到! 来看看让你大开脑洞的创业故事

由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重庆商报社、大渝网承办的2015“创新创业在重庆·我是创客”创业大赛5日正式启动报名。在近一周时间内,创业大赛组委会接到近30个创业者的报名,项目品类繁多,且不乏精品。本期《创业周刊》将带你走进其中的4个参赛者,与你分享引人注目的项目和精彩的创客故事。

A

  借力互联网+ 深耕传统洗衣服务

互联网+风潮席卷而来,许多传统行业纷纷借势转型。杨桢妮也敏锐地嗅到了商机,和团队一起打造了重庆伏守科技网络公司,并设计了“优e家”O2O平台,专门提供互联网洗衣、老人关爱等服务。

创业前,杨桢妮本就是互联网从业人员,苦于没有合适的项目,迟迟没有行动。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她与重庆巨云洗衣的负责人谈及此事,两人一拍即合,由此,“优e家”便诞生了。

作为一个家庭服务O2O平台,“优e家”的运营方式采用了“互联网+”模式,将互联网与传统家庭服务无缝结合。全部业务均在线上线下保持同步,并提供上门服务。“我们试图用互联网思维把传统制造业颠覆成服务业。互联网洗衣是千亿级的市场,但还没有人在重庆做这类项目,而我们已经动手了。”

记者了解到,“优e家”项目于2014年下半年启动,经过十个月的发展,在重庆已拥有了100多个合作点。目前,该项目处于扩张期,每周以20个合作点的速度扩张,其计划今年内在重庆铺设500个合作点。预计通过三年时间在重庆能建立一万个网点,达到西南第一、全国第三的规模。而今,其已与十分利连锁店、顺丰嘿客连锁、新家道达成了合作协议,与乐森、华宇物业、金科物业达成了合作意向。

虽然“优e家”有着自己的核心研发团队,而要独立研发服务平台和中央工厂系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那段时间大家经常加班,11点下班都是家常便饭。”杨桢妮表示,尽管如此,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非常努力,“因为大家都用心在呵护这个产品。”

除此之外,资金的短缺无疑也给这个年轻的团队带来了许多困难。杨桢妮表示,因为公司本身作为移动互联网企业,可以承接APP和移动互联网平台搭建等服务外包业务,然后用承接业务赚取的资金来投入研发,初期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但是对于杨桢妮来说,这样的资金来源是远远不够的,“现在我们需要迅速巩固市场,这就像一个大鱼吃小鱼的过程,我们必须快速占领份额。”于是,争取到一笔风投就成为现在杨桢妮的最大目标,也是她本次报名参加创业大赛的原因之一。

B

  励志哥狱中获专利 创业重塑自我

说话断断续续,有时还无法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入狱17年,席忠武已和社会有些脱节。但在入狱期间,他从未放弃自己,而是拼命充电学习,出狱时他手持四项实用新型专利,分别是直线杆全借边横担及配套设备(省电电杆)、灌装水清洗刷、灌装水手提装置、交通工具上的外置电源插座。

1995年,席忠武22岁,跟着姐姐到昆明打工。因冲动犯错,被判入狱。入狱后,他一度非常彷徨。一方面是对自己行为的悔恨,另一方面也考虑到出狱后,被贴着标签又只有初中文化,该如何面对社会?难道就浑浑噩噩等着出狱,等着当家里人的包袱?席忠武希望重头再来。

2001年,席忠武在监狱里用电热锅烧水的时候,发现供电不足,水很久都不能烧开。他意识到传统电杆导致输电过程中的浪费,彼时席忠武想着“如果可以有一个省电电杆就好了”。说干就干,为实现想法,席忠武除了白天自学电路等相关知识外,连晚上也不放过,等其他人睡下后,他悄悄地绘图、构思,中午的2小时午休也成为其发明创造时间,连续四年如此。

11日,席忠武通过设计图纸,向记者展示了他的省电电杆发明专利,突破了传统的“平”字型电杆,而是改为了“F”型。他表示,这种电杆让电线往马路上空延伸,远离路边民房,减少辐射;同时,减少了下雨天漏电的可能性,达到更省电的效果。另外,电线架设的高度比传统的高了近1米,减少了电线被过高货车挂到的危险。

4年后,席忠武终于拿到他的第一张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这个故事看上去可以收尾了,但席忠武在这一过程享受到了发明创造的乐趣,接下来他一发不可收拾地在狱中收获了灌装水清洗刷、灌装水手提装置、交通工具上的外置电源插座这三项专利。

席忠武之所以参加本次创业大赛,是希望自己的创造发明能获得风投及市场的认可,让其可以量产。另外,他也希望通过创业大赛努力展示正面形象,因为犯过错的人也应该有可以重头来过的机会。

C

父子兵上阵 豪言颠覆市场

“生物质能项目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我们已掌握了核心技术,确定申报十六项专利技术,包括申报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已授权发证10项,待报4项。”雷淦告诉商报记者,生物质能是未来国家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而他和父亲已掌握了核心技术。

什么是生物质能?雷淦告诉记者,简单来说就是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通过各种废弃物的再加工,让其成为新的再生资源。而其所在的重庆金环生物质能有限公司,是一家制造秸秆干馏燃气的新能源专业企业。

他介绍,生物质能兴起于2009年,那时全国一哄而起成立了多家公司,他的父亲是一名高级技术人员,也在那波行情中成立了自己的公司。2012年,从事中药材生意的雷淦也加入其中。但到2013年,由于核心技术瓶颈未能突破,产生出来的二次燃气不够干净,大多数公司要么转向、要么关门,但雷淦和父亲却没有放弃。

“父亲看好这个项目,我们通过20多次生产反复试验,终于在2014年突破技术瓶颈。”雷淦表示,目前他们已在南川投资800万元建立生产厂,已可成功实现产业化,成为全国首创。比如我们设计制造全套半自动化生产线设备,能产气、炭和活性炭,还有副产品木焦油、木醋液、二氧化碳等。解决了制造设备的企业不产气、产气的企业不产设备的技术脱节问题。

公司还与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市食品研究所、农业部成都沼气研究所、一汽集团研究院、西南大学等的专家和单位合作,交流研发成果,部分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协议,进行气、炭的深研。

“如今公司已具备实现产业化应用推广的能力,所以我们参加创业大赛,希望获得风投关注,得到商业化思路以及资金扶持。”

D

二度创业 瞄准手机“卡包”

创业失败后,是否还有勇气再来一次?张宏给出了肯定答案。

2011年,张宏还在读大学,就和两个同学开启了创业路——成立了一家从事网站建设和网络运营的公司。但因三人都不擅长经营,苦苦撑了半年后,问题接踵而来,“先是一个创业伙伴要退出,我们支付了他半年工资算作补偿。之后的日子过得更清苦,卖过月饼、做过户外广告,仍无法运营,最后只能宣布破产。”

对第一次创业,张宏进行了深刻总结:对市场和合作伙伴的认知不够,对创业想象得过于简单,导致了失败。但这次失败的创业经历,却给了他二次创业的启发。

2013年,张宏成立了重庆诺塔斯智能科技公司,“第一次创业我做的其中一个产品涉及到物联网。那个产品重庆没有,要去深圳进货。价格高昂,但对方不肯降价,一气之下我们决定自给自足。结果第二次创业时,我就把创业瞄准了这个项目。”

张宏所说的项目是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这类产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家平时上公交、地铁、上班打卡的时候,在读卡的区域有一个感应器,就是使用的RFID技术,我们就做这方面的应用。”张宏表示,人们出门身上总是要带许多卡,包括公交卡、会员卡、门卡等,但研发的这款产品就是“卡包”,只要在手机里下载应用,并将手机贴近打卡区域,就能完成“打卡”。

张宏的微企参加上他一共3人,一个负责软件开发,一个负责硬件开发,他则负责销售。而这次报名参加微企组评选,主要是为了突破两个瓶颈。一是推广自己的项目;二是希望能获得风投的关注,获得一些资金上的支持。

分享到:更多 ()
Copyright © 2015-2024 woniupai.net 蜗牛派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16507号-1 | 本站内容采用创作共用版权 CC BY-NC-ND/2.5/CN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