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如做消费贷款或数据融资类的金融企业,主要影响包括:
- 抑制消费信贷需求;
- 降低数字经营效率;
- 增加逾期贷款风险;
- 减少企业放贷营收。

应对疫情变化带来的持续影响,金融企业如何解困破局?关键在于对自身的认知后,采取有效的行动。
很多金融企业利用数据实现数字化运营,在数字经营中加强自身认知,主要包括企业融资困难重重、放贷风险居高不下、线上运营难以推进。

1、企业融资困难重重
融资对企业来说一直是棘手难题。解决金融企业的融资需求,首要问题是企业重视自身融资风险。
对于规模小、资产少、实力弱、抗风险能力低的金融企业,面临客户债务偿付能力下降,放贷资金回收成本虚高,企业流动性资金周转困难的风险。
加上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使得金融企业发展困境重重。
因此,可积极对接商业银行,强化与上下游企业的联系。
优化贷款流程,加快审批效率,延长还款期限,降低贷款利率,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增加自身资产的流动性,从而渡过融资难关。
2、放贷风险居高不下
金融企业的本质就是经营风险。
受疫情的影响,借款人资金链紧张,导致还款能力不足,让部分企业主成为高风险客户,可能会出现不良贷款反弹。
从而出现信用不良、市场波动、操作异常、资金缺口等放贷风险。
对于放贷带来的经营风险,金融企业可基于客户画像、用户标签与精准服务,制定一套风险管理与安全预警机制。
从而有效的降低违约风险,以便确保信贷业务的合理增长。
3、线上运营难以推进
大部分金融企业互联网化程度较高,但仍有部分线下业务难以转至线上。
比如传统商业银行的对外客户服务,都是重线下运营,无法实现传统业务线上化,主要原因是缺乏数字化经营能力。
金融机构加快线上化进程,关键是在于向数字化转型。
我们需要增强数字化能力,提升客户触达与业务经营数字化的水平,从而快速实现线上运营降本增效。
疫情将促使企业积极采取各种有效行动自救,主要包括*流消费场景放贷、对接经营数据融资、构建金融业务生态。

4、*流消费场景放贷
都说场景在前,金融在后。
以工资、电商、医保、教育、美容、旅游为场景的金融业务,在疫情期间都被大规模被抑制贷款需求,导致金融企业不放贷,平台客户不借钱。
因此,金融企业尝试重构各行业的消费场景,建立一个横向进行场景扩张,纵向进行业务深化的场景金融。
将金融融入场景中,强化数字化场景的应用,从而实现金融与消费的无缝对接。
5、对接经营数据融资
让数据变成资产,让资产产生价值。
随着数据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我们可利用资产抵押、经营数据和应收账款进行数据融资,为中小企业提供数据贷和流水贷,实现金融业务的下沉。
比如中国银行针对此次疫情推出了“疾控贷”及“助企贷”,满足不同企业的融资需求,为融资即将到期的企业提供数字化金融服务。
另外,以获客导流或渠道助贷的形式,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及区块链等技术,进一步推进数据融资,从而实现对企业经营数据的深度挖掘。
6、构建金融业务生态
由于客户需求多元化与企业经营数字化,未来的金融生态将呈现更多的变化可能性,但核心是金融业务能够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比如小米金融依托“产业+科技+金融”的方式打造业务生态闭环。
比如平安银行借助医疗健康、金融服务、住房服务、汽车服务、城市服务等五大生态打造金融科技闭环。
基于企业贷超、消费借款或数字融资等业务,通过科技赋能线上化金融、金融驱动数字化经营的方式,实现经营数据的多向赋能,从而构建科技与金融融合的业务生态。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蜗牛派
银行板块逼近全面破净,股东高管轮番增持稳股价
科大讯飞首款立式大屏AI学习机LUMIE 10系列正式上市
傅利叶智能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GR-1通用人形机器人
网易旗下游戏《永劫无间》将于7月14日转为免费游戏
蔚来等16家车企“握手言和”签署《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
开发者知识分享社区“博客园”寻求商业化努力绝境求商开设捐助通道
软银旗下ARM寻求上市前提高芯片设计价格 已告知多家智能手机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