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人物:王晓青
创业项目:农产品销售
创业故事
在其他同学仍尽情享受青春,享受大学的美好生活时,大三女孩王晓青已经抢跑在就业的起跑线前。她在学校附近开了一家农产品销售点,让老家自产的农产品走出了大山。作为“五证合一”后,鞍山注册工商执照的第一个在读大学生,这个一说话就笑,一笑就露出两颗小虎牙的女孩说,“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总会遇到好心人帮我。”
校园贫困生 业余打工挣生活费
王晓青家住丹东宽甸县大西岔镇杨林村,“你都想像不到我家有多偏僻!”从宽甸坐车一个半小时才到大西岔镇,然后再坐40分钟车才能到杨林村,而且每天只有3次班车。王晓青的父母靠养蜂的收入维持全家四口人的生活,家里还产板栗、松子、玉米。
2014年9月,王晓青成为鞍山师范学院历史系的一名大学生。她说自己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对于这一说法,记者有些难以置信,但可以想像那个小山村一定几年也考不出一个大学生。王晓青同龄的孩子要么早早辍学打工了,要么早早嫁人了。王晓青是一个喜欢接受挑战的山里妹子,她也有过辍学创业的想法,但父母是坚决反对的,想创业也必须读完大学。
王晓青知道父母挣钱不容易,还要供15岁的妹妹读书。从上大学起,懂事的她就开始在业余时间到处打工挣生活费。她做过家教,到水果店卖过水果,做过快递分拣员,还干过网络兼职……每月都能把生活费挣出来。当时,王晓青的想法就是听父母话,大学毕业后稳稳当当找份工作。直到去年四月份,因为体质不好加上劳累,她得了很严重的胸腔积水,住了一个多月院。在医院这一个多月,王晓青有了不一样的想法,“说不上啥时候意外就来了,我必须得干自己喜欢的事了!”
胸怀梦想 大一开始积累创业资本
从大一开始,学校就开设了创业基础课。王晓青说,因为以前有过创业的想法,她当时就特别喜欢创业课,学得也特别认真。后来,她还成为学校创业先锋班的第二批学员,学校从校外请来了创业老师给上课。因为父母不支持创业,当时,王晓青就想多学些东西,万一将来哪天用上了呢!
去年四月份那次病好后,大三一开学,王晓青就向她自己的目标努力了。她首先想到的是把自家产的蜂蜜推销出来,让真正的好产品走出大山。当时父母是强烈反对的,“我知道他们反对是因为心疼我,他们怕我太辛苦了,就想让我安安稳稳找份工作!”但父母越是反对,王晓青就越是想努力干好,她想用自己的努力让父母过上好生活。
因为自家产的蜂蜜都是用最原始的塑料瓶包装,王晓青首先想到的就是包装问题。因为身边的群体都是学生,大包装不合适,如果能换成独立的小包装会更受欢迎。王晓青开始在网上研究玻璃瓶的小包装,她分别找了50克、75克、140克的小玻璃瓶。“当时手里没钱,就是自己平时节省下来的一点生活费。”为了省钱,她在淘宝一家一家店地比较,至少挑了几十家店,然后,她又自己在网上买了消毒柜,封口器。家里邮过来的大瓶蜂蜜她又分装在一个个漂亮的小玻璃瓶里。
政策支持 各种手续顺风又顺水
最开始的时候,蜂蜜卖不出去,为了打开销路,王晓青在她那个背了三年多的小背包里装满蜂蜜,每天晚上挨个宿舍推销。每天晚上走一个多小时,就能卖出去三四十瓶。这样的成果让王晓青很满意。尤其是去年参加辽宁省创业创新大赛,她的参赛项目获得计划类项目的铜奖后,王晓青对未来更是充满了信心。
“我感觉自己特别幸运,每次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有人帮我。”参加创业大赛后,王晓青申请了学校的大创项目,幸运地成为第一批入驻校园创业孵化园的学生,获得了学校提供的办公室、电脑。去年12月,王晓青开始研究办营业执照,正在她不知如何下手的时候,学校请来了工商局的工作人员来讲座,主要讲注册营业执照的流程。“我当时太兴奋了,当场就和工作人员说要办营业执照。”王晓青说,她的想法得到工商局工作人员的支持,因为以前在校生不可以办执照,她可以说是“五证合一”后在校生办执照的第一人。而且现在办证的门槛低,程序简化,在工作人员的指点,她只去了两趟工商局就拿到了营业执照。
拿到了营业执照,王晓青的创业老师又给她提出了问题,“你的产品虽然过关,但也要有自己的品牌。”王晓青又开始研究注册商标,当时,她咨询了一下,她这4个类别的商标注册下来至少要四千多元。这对于她可是一笔大开销。正当她一筹莫展的时候,4月初,她接到工商局的电话,告诉她可以网上自主申请商标注册了,每个类别只需300元。这又给她省了一大笔钱。
向着光亮 未来才刚刚起步
如今,王晓青已经注册了自己的商标,还申请到了首次创业的创业场地补贴资金,这样,她的房租钱也有了着落。创业半年多,虽然辛苦,充满了挑战,但王晓青感觉这半年特别充实,“这半年学到的东西是以前多少年都学不来的。”
“我太爱我的家乡了,希望家乡的好产品得到更多人的认可。”除了各种包装的蜂蜜,她还开始推广家乡自产的松子、蓝莓干等产品。虽然还有一年多才毕业,但她已经开始设计自己的未来了。商标已经注册成功,下一步,她会准备好材料开始大力推广,并且已经有外地的特产店准备要她的产品。她还准备和老家村里的特产基地联合起来,做他们的销售商。如果将来卖得好了,还可以把村里的养蜂人联合起来组成合作社,进一步扩大经营。
王晓青是一个乐观自信的女孩,但创业的过程中也有过迷惘。当时好朋友特意送给她一本书《向着光亮那方》,她对其中一句话印象特别深:选择了,就尽力去享受,不做逃兵。而且她觉得年轻时的工作不在乎当下为你赚了多少钱,而是今后为你的人生创下多少财富。她相信自己目前所做的都是在为今后的人生创造财富。
(责任编辑:罗晓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