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多渠道“造血”双创成绩亮眼-蜗牛派

广东多渠道“造血”双创成绩亮眼

  资金和人才是推动创新创业的基本要素和持续动力。为此,广东省多个城市从企业创新创业的基本需求出发,持续释放重量级政策红利,为创新因子的成长发育培育最优土壤。今年广东又正式获科技部批复,支持其创建珠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这是广东建设成为辐射泛珠区域、连接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球的科技成果转移重要枢纽的又一重大举动。

  《广州市鼓励创业投资促进创新创业发展若干政策规定》日前正式印发。根据该规定,对广州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投资的创业投资类管理企业,每年将获得不超过500万元的奖励;对于引进境外创业投资资金投资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类管理企业,每年每家将获得不超过750万元的奖励。据了解,2017年广州市对于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超过了100亿元。

  在人才方面,面对全国性的“抢人大战”,广东多个城市也派出诚意大礼包,吸引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来粤创业。《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集聚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规定,对于引进或培养的杰出、优秀、青年后备创新创业人才,给予最高500万元安家补贴(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安家补贴标准提高到1000万元),分五年等额发放。同时,还提供包括创业启动资金、股权投资支持、创业投资支持与场地补贴、研发设备购置补贴、项目土地安置等方面的补助支持。

  此外,广东还创新方法,尝试扶持双创的新路径、新方式,其中之一就是活跃科技金融。2015年,广州市财政出资4亿元设立全国规模最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截至今年5月底,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备案企业累计超过9000家,已帮助1141家企业获得银行的贷款123.1亿元,撬动杠杆超过30倍。2018年4月24日,由广东省财政厅出资71亿元设立的广东省创新创业基金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并正式运营。

  多渠道“造血”让广东创新创业交出亮眼的成绩单。据广东省科技厅数据,截至2017年底,广东省共拥有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10个,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16个,26个产业集群实现工业总产值超过1.2万亿元。2017年广东全省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3.3万家,是2002年的19倍,位居全国第一,区域创新综合能力更是首次跃居全国第一。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提出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新形势又对广东双创工作提出新要求和新目标——立足国内,建设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创新创业高地。目前,广东三大自贸片区在粤港澳创新合作平台上先行先试,已积累了不少经验。未来,随着粤港澳跨区域协同创新机制落地实施,广东、香港、澳门乃至国外的优质创新型资源和要素将实现优化组合,在湾区内自由流动、科学配置,粤港澳大湾区有望成长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高地。

(责任编辑:罗晓燕)

分享到:更多 ()
Copyright © 2015-2025 woniupai.net 蜗牛派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16507号-1 | 本站内容采用创作共用版权 CC BY-NC-ND/2.5/CN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