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中央文明办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财经头条首席经济学家徐洪才表示,路边经济有天然的合理性,是一个有效的谋生手段。可以养家糊口,增加就业。我们应采取辅导的办法,引导相关占道经营商户规范经营,同时注意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提高服务质量,因此不应当收费收税。让小商小贩路边经济红火起来,也体现了一个城市发展是否有温度。 目前,浙江、四川、江西等地有序开放了“地摊经济”“马路经济”,人们已经可以随时在熟悉的街头购物,在夜市吃上爱吃的小吃。 浙江夜经济持续回归 晚上八点,浙江永嘉瓯北龙桥夜市,不断有市民游客前来游逛,或购买时尚小饰品,或品味风味小吃,尽享休闲时光。龙桥夜市目前有120多家商户,90%的摊位已复工。 永嘉市民 贺蕾:朋友在一起吃饭,这种会放得开一点,比较自由,自在一点。 绍兴柯桥的“鉴湖游船”近日也恢复夜游项目,游客们可以坐船游览鉴湖、瓜渚湖,在船舱内享受烛光晚餐。 舟山普陀东港内湖商圈的520幸福街潮生夜市目前也正式开门迎客。夜市上,舟山锣鼓、小提琴、乐队表演精彩不断,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参与其中。 四川成都出台城市新规定 5月28日,四川成都出台了城市管理“八项机制”, 将占道经营的时间、范围等细节进行了明确,让马路经济有序进行,给城市增加烟火气。 在成都市高新区桂溪街道的44栋写字楼里,容纳着大大小小近4万家企业。刚过中午12点,在写字楼下的这家主打毛血旺的川菜馆里已经客满,外面还排起了队。 出于疫情防控需要,当时店里18张桌子压缩成9张,一家老小就指着这间店养活,文成霞夫妻愁得睡不好觉。现在,成都市出台政策,允许商家在不影响交通、不占用盲道、不扰乱市容环境秩序的情况下,可以摆摊设点、占道经营,文成霞一家的餐厅,从以前楼上楼下18张桌子,增加到了34张桌子,经营面积扩大了近一倍。 不仅允许把桌子摆出门,街道城管中心还和社区、物业公司多次协调,决定给每一个铺面划定专门的外摆区域,免费为这些区域制作漂亮的花盒并配备统一遮阳伞。 为了规范经营,成都市城管委发布了城市管理“八项机制”,明确了临时占道摆摊经营在哪摆、何时摆、怎么摆更安全、市民出现投诉怎么办等具体办法。用制度化的方式,找到治理城市与方便群众的平衡点。 在成都市武侯区,摊位经营者手里都有一张带有编号的绿卡。上面标注了经营地点和时段,也明确了责任义务。 截至5月21日,成都市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2234个,允许临时越门经营点位17748个,大型商场占道促销点82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17891个,增加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中心城区餐饮店铺复工率超过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