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网络张春晖:汽车和手机特别不一样,车上拼的是生态-蜗牛派

斑马网络张春晖:汽车和手机特别不一样,车上拼的是生态

从潮起、高光、困顿,到重整再出发,斑马网络的经历几乎是中国车联网近几年的发展缩影。

2014年,阿里巴巴和上汽集团跨界联手,成立合资公司斑马网络,次后推出互联网汽车RX5,斑马也随之成为中国车联网标杆企业。但是,两股巨头力量的碰撞,也让斑马在2018年之后进入低潮期,管理团队遭遇一轮变动。在这个背景下,阿里巴巴和上汽集团达成共识,重组斑马网络和AliOS。

2019年8月28日,阿里巴巴宣布对斑马进行技术加持,将YUNOS(AliOS前身)操作系统整体知识产权及业务注入斑马,阿里巴巴也由此成为斑马网络第一大股东。据36氪了解,彼时AliOS全员有将近600余人,大量核心技术人员需要从阿里加入初创公司斑马网络,这是一个艰巨任务。

AliOS老将张春晖是这场重组的推动者,在斑马网络与AliOS重组完成后,张春晖接受了36氪采访,其直言,“重组中最大的挑战就是人,我要做的就是重拾大家的信心。”2016年7月6日,搭载斑马网络车载方案的荣威RX5上市,成为爆款车型,此后两年多时间,斑马网络车载方案装机量迅速突破百万辆。张春晖说,这说明大家最初制定的方向是对的,他要做的就是告诉大家,要坚持相信的东西。

加入阿里之前,张春晖曾任职微软亚洲研究院,领导和参与研发Mobile Surface、云计算交互引擎等产品。2010年张春晖加入阿里,成为AliOS创始元勋,曾组建超过800人的AliOS核心研发团队,涵盖核心系统、虚拟机、云服务、应用框架、自动化测试等,并于2016年主持发布基于AliOS开发的互联网汽车荣威RX5。

此后伴随AliOS组织架构调整,张春晖短暂离开。2017年初,AliOS事业群并入阿里云智能事业群,张春晖则调任菜鸟物流ET实验室主任,负责末端物流无人驾驶等前沿技术开发。

“以前是做车的上半身,后来去做了车下半身——物流无人驾驶。”张春晖说,虽然职务有调整,但感觉并未离开车联网行业。

去年8月,阿里和上汽对斑马启动重组,人员融合成为大问题,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点将了AliOS十年老兵张春晖。

“9月份,逍遥子(阿里巴巴CEO张勇花名)找我谈话,我能看到高层推动这次重组的决心,我们也有幸还有一个机会能再打一场操作系统之仗,所以决定回来。”张春晖说。

张春晖喜欢即兴赋诗,“飞天梦想看今朝,风云江湖君莫笑”,是张春晖2014年受命打造智能车载操作系统时的作品。对自主操作系统的情怀,或许也是驱使张春晖回归的动力。

今年5月11日,斑马网络2020年第一届董事会在上海虹桥阿里中心召开,在斑马网络CEO郝飞之外,董事会正式任命张春晖为联席CEO。这标志着斑马网络与AliOS的战略重组正式完成。

“以前是两个团队(AliOS和斑马)协同打仗,现在是一个团队,打仗效率会更高。”张春晖说,重组后的新斑马,已经集合了阿里云、高德地图、天猫精灵,以及达摩院的平头哥、视觉、语音等强力支持,“这些都是斑马的重要技术资源。”

新斑马虽然得到了阿里巴巴集团的资源加持,但行业竞争格局也更加复杂。斑马经历重组的一年多里,百度和腾讯已经推出各自的车联网方案,并大量签约车企,卡位市场。与此同时,华为也携ICT技术沉淀成立智能汽车BU,面向行业推行解决方案,甚至字节跳动、小米等也向车联网市场出牌。

重新执掌AliOS的张春晖身负不小压力。斑马团队成员告诉36氪,张春晖在任职斑马联席CEO不久,就购入一辆高配特斯拉Model X,希望直接体验和观察智能汽车的演进方式。

但在张春晖看来,2020年是智能汽车时代的开始,汽车行业进入智能化拐点,操作系统有其独特的技术价值和优势,“车载传感器越来越多,更多的芯片、更多的传感器需要用操作系统联起来,车上也需要更有价值的服务,这样一来,操作系统就变成了一个必须品。”

从产业角度来看,今年的疫情对汽车行业产生了冲击,汽车智能化、数字化成为汽车厂商变革的主动选择。“汽车厂商变革的内因发生了变化,汽车厂商都表达了焦虑,焦虑的人是有识之士,是在思考企业怎么发展。”张春晖说。

面对各家巨头相继布局车联网的市场格局,张春晖认为,汽车跟手机的生态和玩法是不一样的,汽车既要向上构建用户的服务生态,通过操作系统来连接服务并主动服务用户,同时还要向下连接底层的计算能力,“依托阿里巴巴,我们这方面没有什么担心。”

以下是36氪与张春晖对话实录,略经摘编:

谈重组

36氪:重回车联网,您有什么新的感受吗?

张春晖:我感觉没有远离,之前一直在做车相关的事情,去做了无人驾驶相关的探索。以前是做车的上半身,后来去做了车下半身,我们当时去做菜鸟ET实验室,去探索物流无人驾驶这个场景。

36氪:重组之后的斑马有什么新的使命?

张春晖:举个例子:如果我们说智能手机的移动性特别好,标准化之后带来整个移动互联网十年的蓬勃发展;那智能汽车除了有移动性以外还有空间属性,这个产业跟互联网产业相结合,它释放出来的能量和影响力一定会超过手机行业,这也包括对我们生活的改变。

对于斑马而言,重组之后我们更加回归初心,回归到最开始做互联网汽车的初心:用OS赋予汽车第二个发动机。今天把OS团队和斑马智能网联汽车团队进行深度融合之后,我们拥有一个核心——操作系统,这个操作系统对行业的价值也将逐步释放出来。

现在,汽车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重新定义汽车是大势所趋。怎么重新定义汽车?软件在定义汽车,数据在定义汽车。这要求汽车在线化,普通的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是不同的物种。智能网联汽车拥有越来越多的传感器和芯片,他们需要操作系统的连接。

驾驶汽车不再是用户的唯一需求,他们需要更多的出行服务,因此操作系统变成了一个必须品,即将释放巨大的价值。

36氪:逍遥子是在什么样的时机下找你,是什么打动了你?

张春晖:去年9月份,逍遥子找我谈话,我感受到集团推动斑马重组的决心。11月份,我们举行了一个出征仪式,相当于OS团队和斑马团队会师。以前大家是密切合作关系,但之前是两个BU或者两个团队协同打仗,不如现在糅合成一个团队打仗更好。

我们这群人还是很幸运的,正好操作系统做了十年,还有机会能够重新把兄弟们聚在一起,打一场操作系统之仗,这个事情很打动我。

36氪:重组过程中最难的是什么?

张春晖:最难的还是团队的融合。这个事情的方向大家是统一的、认可的。我的主要任务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重拾信心。

36氪:这么多高级别人才,你怎么说服他们加入斑马?

张春晖:我没有刻意说服他们。我只是说,咱们再做OS吧,他们就答应了。大家做OS这十年特别有使命感,也都知道OS这件事情特别难,刚开始存在各种质疑声,但是现在已经磨合过来了。

36氪:您在OS投入了10年,这次是二次回归,会不会有一种不留退路的感觉,您怎么思考这次职业选择?

张春晖:无论是当初还是现在,我都没有考虑过所谓“职业规划”这个话题。做操作系统是因为觉得它有意义,越做越觉得挑战巨大,但越难越想做。十年磨一剑,我觉得我们这批人还是很幸运的,有这样一个机会去挑战困难。

36氪:作为联席CEO,你和CEO郝飞会怎么分工?

张春晖:大家共同管理一家公司,遇到事情一起商量,一起贡献智慧。

36氪:重组后,斑马调动了哪些新的资源?

张春晖:斑马网络的董事长张建锋是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所以云板块的资源会支持我们。同时他也是阿里达摩院的院长,达摩院的技术也是可以与斑马协同合作。我们的技术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包括平头哥(芯片)、视觉、语音等等这些方面,都是会给斑马全力支持。还有大家比较熟悉的高德地图。

整个阿里的资源都会对斑马进行赋能。我们现在的业务模式是Powered by模式,我们不光提供操作系统支撑,在生态上也在做Powered by模式。今天斑马不是要做以前的Tier1(一级供应商),我们是支持和帮助OEM厂商一起来数字化转型。

36氪:这些资源支持体现在了组织机制上吗?

张春晖:对,现在我们的整个机制是非常灵活创新的。除了整体的技术支持以外,还有专门的团队来支持我们。比如达摩院就有专门的团队来支持斑马,同时,阿里各个业务模块具体的负责人,大家相互之间都很熟悉,合作很顺畅。

36氪:您提到资源整合,像高德或者支付宝,甚至天猫精灵都单独向车企供应服务,这个关系怎么梳理?

张春晖:你提到的每一个服务都是很大的业务,汽车企业也有不同的诉求。

AliOS操作系统具备两个能力,一个是上下层打通的能力,包括芯片;同时还具有横向贯通能力。AliOS可以跟高德、支付宝等兄弟业务团队产生化学反应,他们在AliOS操作系统上有增强效应。这就是操作系统的魅力,它是一个大的基础底盘,可以纵向横向打通融合,操作系统最重要的就是框架化和系统化。

36氪:跟“平头哥”的合作已经开始了吗?

张春晖:已经开始了。平头哥在做AI芯片NPU(神经网络处理器)。汽车产业对芯片的需求,将来可能仅次于IoT(物联网)产业。操作系统不只局限在一个屏幕上,它是一个分布式系统,支持调度,包括AI算力等。我们称作“感知、连接、计算”,这个逻辑的实现需要操作系统支持更多的AI芯片,才能更好地被应用。

谈发展

36氪:软件定义汽车,这个理念有共识,现在斑马的产品似乎还局限在娱乐座舱这块,会往更深层次去拓展吗?

张春晖:汽车领域还在演进,同样的,AliOS也在演进。在一个特定的阶段,AliOS是一个互联网操作系统,它应用在不同屏上:手机、TV、汽车。在汽车上,用户最先感知到的是中控屏,它是服务的出口。我们在分三步走,先是智能车机,然后扩展到智能座舱,最后是整车智能。

36氪:现在很多车企都是基于Android来做中控娱乐,你怎么看这个局面?

张春晖:假定我们说PC互联网、手机互联网、汽车互联网,现在离真正的汽车互联网还差得很远。其次,今天车企所面临的问题中,芯片还没有被解决,面临整个转型的问题,智能化、数字化的问题还没有被解决。

Android更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它可能在这个屏幕里面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背后的生态服务,这才是操作系统最关键的问题,而依托阿里巴巴,我们这方面没有什么担心。

36氪:斑马的2B方式会不会有一个典型的问题,随着项目增加,团队规模正相关的增长?

张春晖:这就是我们的Powered by模式。今天我们要服务好整车厂商,不是依赖传统的端到端的交付模式,而是成为一个战略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平台、技术和能力,来帮助汽车企业一起数字化转型。

不是什么都自己干,否则这个产业链是不健康的。其实,今天的整车厂商也都在建立自己的软件团队,或者有非常好的软件合作伙伴,我们要做的就是顺水推舟。

36氪:最近小米投资了博泰,华为也在HiCar在力推,你怎么看这些手机投屏方案?

张春晖:这很正常。产业初期会有个过渡阶段,随着发展产业,技术和模式会慢慢的成熟和清晰起来。当年从feature phone(功能手机)到smart phone(智能手机),也是出现各种手机品牌,各种不同的形式,但拥有底层操作系统技术能力的手机在长跑中会逐渐体现出优势。

36氪:所以您认为在这个关系里面,投屏方案更像feature phone?

张春晖:实事求是而言,投屏方案的出现是因为车载系统做得不够好,投屏方案有它的现实需求。有些即使装有车机和大屏幕的汽车,依然是传统汽车。但是,未来的汽车一定是智能汽车。

36氪:斑马是把投屏的方案排除在外的?

张春晖:从操作系统的角度讲,我们直接拥有底层操作系统的技术能力,可以做到比投屏更好的功能和体验。但是,如果有第三方开发者基于我们的操作系统开发一个投屏应用,我们是支持的。从IoT(物联网)视角来看这件事情,手机是一个非常好的智能设备,手机跟车机是可以形成连接的,智能设备之间也需要非常友好的连接,我们提供的是底层的链接能力。从平台角度而言,我们欢迎不同的智能设备。

36氪:斑马网络接下来的技术资源重点会放在哪一块?

张春晖:业界普遍认为的车联网几大核心重点,我们肯定都会投入。我们会跟阿里集团一起协同投入,包括语音、地图、感知这些领域,我们会把阿里达摩院的科学家们邀请过来一起做。斑马有更接近实际的使用场景。

36氪:华为也在做鸿蒙以及整个智能座舱 ,你会把他们当做一个竞争对手吗?

张春晖:我们希望有更多人来做操作系统。这个行业的重点肯定不是两家的竞争,最关键的是能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

36氪:明年或者两到三年内,您对斑马的走向预期是怎么样的?

张春晖:我们的要求是一定要领先。理念领先,产品领先,技术领先,这是接下来的三年目标。几年前,我们肯定是在这三个方面都是领先的。比如,语音成为主要的交互方式,语音的背后是智能、是服务等等。今天大家都在做这些,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一直说,最后还是要看做出来的结果。

谈行业

36氪:独立搭建一个车载操作系统生态会遇到什么挑战吗,比如使用Android,可以直接把移动端的应用往车里平移?

张春晖:做车载操作系统有几个挑战,一个是技术挑战,相当于突破一种新的架构,让系统在不同的端能运营起来。这个2014年我们已经突破,并且在汽车上已经用起来,这就奠定了AliOS操作系统的内核。同时,在车上要求分布、异构、实时,还要侧重感知、连接、计算,我们已经积累和储备了许多操作系统方面的专业人才,这件事情我没什么太大的担心。

但技术上的障碍不是最大的障碍,很多人认为车机不需要做,做个手机投屏就可以了。但我们认为智能汽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除了有移动属性还有空间属性,它更强调的是出行场景,不只是局限在一个小屏幕。你会发现汽车的生态跟手机生态完全不是同一个生态,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

手机有APP生态,因为几乎一直跟人在一起,但人在车上的时间相对来说是短的,你需要是更加懂你的优质服务体验。你需要的交互方式也是更加自然甚至更加主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情境智能驱动服务找人”。

所以汽车跟手机的生态不一样,汽车实际上是一个服务生态,能够向上连接服务生态,向下把更多的计算能力连接起来的操作系统才是真正车载操作系统。

36氪:说到生态,现在BAT,包括字节跳动也要做车联网,大家都想上车,各家都想推自己的全家桶,您怎么看这事?

张春晖:我觉得到最后关键还是产品的设计和用户体验,当然汽车厂商的选择而也很重要,是否能给给他们带来实际价值。

36氪:现在车好像没有手机那样的融合状况,一个手机可以集合各家优势的资源?

张春晖:那还是很困难的。所以说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帮助汽车厂商打造一个好产品。

36氪:在手机上我们能做融合,为什么在车上是生态跟生态的竞争?

张春晖:因为这两个产品不一样,产业属性也不一样,产业所经历阶段也不一样,所以不是一件事情。这俩不是一件事情其实特别正常。

智能汽车这个时代才刚开始,智能时代至少十年、二十年,你回头看2020年非常关键的一年,智能汽车时代刚刚开始,我们要定位成这个产业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能力提供出来才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你可以认为是生态层面的势能。

36氪:以用户的立场来看,我很想要在车上有一个微信,也想要斑马这套服务,这个目标就很难实现?

张春晖:不一定。很多OEM也来找我探讨,他们担心最后会不会是几个公司独家搞了。我说汽车跟其他产业不一样,至少产业初期肯定不是这样,现在都是广阔的机会,谁都没有把问题真正解决好,只是今天有人跑得快一些,有人刚起步,或者有人还在想法中,大家面临的空间都巨大,还远远没有到最后只有一块地的时候。

36氪:为什么你说2020年是智能汽车的开始,基于哪些信号来判断?

张春晖: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来看,当下是非常关键的时刻。几年前,大家已经开始在做各种各样探索和尝试,从智能网联的角度,从无人驾驶的角度等等,那个时候车厂想下决心去改变,还没有那么痛苦。

但是2020年,汽车产业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让大家更加系统来思考这个事情。我们今年非常深刻的感觉到汽车厂商这个内因发生变化了,包括我们跟他们聊,他们也非常的焦虑。当然,焦虑的人都是有识之士,他们都是在思考企业怎么发展。

2020年整个汽车行业会有这么一个机会,产业每十年会发生一个变化,特别是像十年前的手机行业,当然汽车产业的变化将更大、更深刻,变化的时间也会更长一些。

分享到:更多 ()
Copyright © 2015-2024 woniupai.net 蜗牛派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16507号-1 | 本站内容采用创作共用版权 CC BY-NC-ND/2.5/CN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