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有了创业精神 干啥都是创业-蜗牛派

张静:有了创业精神 干啥都是创业

  2007年,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张静开始成为一名程序员。同年,第一代iPhone被推向市场,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开始了。

  那时,国内大学还未有涉及这些最新技术的专业,于是,张静去了苹果公司欧洲总部所在地——爱尔兰,开始了留学生涯。她接触并学习最新的APP开发语言,开始在应用商店上发布应用。

  “我一直就有这个念头,想做线上教育APP。”在国外学习期间,她一边读书一边工作。在国外,张静也做程序员,为专业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她并不满足。“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她想有自己的团队,想尽自己的能力做最好的事。

  “国外的氛围并不适合创业,国外的工作环境更悠闲,大家很少加班,工作压力也小。我身处那样的环境,确实很安逸。”

  “直到2014年,我回国休假,亲身感受到了国内创业氛围的火热。在那时,我就决定回国创业了。”她说。

  刚回来的头两年,张静在一家教育机构工作。真正意义上的创业开始于30岁。“其实要说创业能力的话,我在二十五六岁时已经具备了,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我认为创业时机好坏不能用早晚来衡量。在能力具备的基础上,一旦找到了合适的机会,任何时间开始创业都是刚刚好。”

  创业途中免不了走弯路

  “在国内,最初吸引我的就是良好的创业氛围和政府的扶持力度。”

  回国后,张静又在清华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校为我提供了很多创业机会,我也在学校里找到了很多指导伙伴。在国内,政府、学校都会有与创业扶持相关的机构和模板,也会对创业人员进行法律知识等培训。虽然得到了很多帮助,但当我真正创业时,还是走了些弯路。”

  张静回国后,一边适应国内的工作环境,一边开始找寻合适的创业机会。当她觉得时机成熟了,便辞掉工作,选择跟自己的老乡开始合伙创业。目前,她在经营一款与学习投资理财内容相关的APP。谈起自己创业途中走过的弯路,她说:“创业时,自己企业制度上的漏洞,不出问题是很难被发现的。比如,我们公司内部就没有建立完善的打卡制度。因为公司成立之初人数并不多,还基本都是熟面孔,所以准时上班靠的是各职员之间的自觉和互相信任。但当纠纷出现时,我们就没能举出切实的证据证明某员工渎职旷工。在这件事上我们确实耗费了不少金钱和精力。”这件事也让张静明白了制度的完善有多重要。她说,创业之中存在的细节或其他方面的问题,光靠学习是没有办法预知并解决的。该走的弯路还是会走,但关键是要学会吃一堑长一智,抓紧弥补漏洞,避免在同样的地方再次犯错。

  创业也是一种职业选择

  张静一直强调:“创业和工作是相同的。”

  “父母总是希望子女能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尤其是对女孩子,更希望她能够平稳安逸。但当今社会发展很快,观念也有所不同。我认为年轻人就该努力闯荡,努力经历,不能安于现状。”她认为,稳定的工作中也应有创业的激情。只是现在太多人对自己的工作没有足够的热情,只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让自己变懒、贪图安逸。

  “创业是另一种方式的就业。在大公司里工作,好处是能在现有的完善制度下直接大刀阔斧地行动。而自己创业,需要摸索着先健全制度、筹集资金、调动资源等,然后再开始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但是,两者的共同点都是:你愿意投入多少,你才能成功多少。以后我还会坚持创业,而且不会只专注于某一个项目。我会将创业精神带到我的每一个工作岗位上。创业就是我的工作。”张静说。

(责任编辑:韩梦晨)

分享到:更多 ()
Copyright © 2015-2024 woniupai.net 蜗牛派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16507号-1 | 本站内容采用创作共用版权 CC BY-NC-ND/2.5/CN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