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直播带货”无疑是最热的电商销售模式,但其存在诸多的问题也广受诟病。6月5日,新京报记者了解到,经中国商业联合会下达计划,中商联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将牵头起草行业内首部全国性社团标准《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和《网络购物诚信服务体系评价指南》两项标准。这意味着首部全国性直播电商标准不久后将出台,以此让“直播带货”有规可循。
近四成消费者直播购物中遇问题
据商务部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国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网络零售对消费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标准》制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有刚表示,疫情期间,依赖线下客源的企业和商家遭受巨大冲击,“直播带货”展示了巨大优势,比如许多农产品(7.980, -0.56, -6.56%)纷纷滞销,一些县长市长走进直播间,为自家土特产代言,解决供销难题,刺激消费复苏。
中国商联媒购委副会长、《标准》制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韩良晨也指出,从央视主持人、各级政府领导变身主播“带货”,到五一期间“直播带货”成为消费热点,疫情的暴发催生了一个“全民直播”的新时代。“直播带货”模式既有电视购物的节目形式,也有网络购物的邀约信息,还有广告代言的表现存在,主播身兼经营者、发布者、代言人等多重角色,由于监管滞后,行业没有门槛,主播素质良莠不齐,致使三俗充斥网络、虚假夸大宣传成风、假冒三无产品泛滥、售后服务难以保障,成为消费者投诉重灾区,网红经济爆发式增长带来的诸多问题日益凸显,亟待规范。
此外,“直播带货”产业链条非常复杂,信息不对称,在这类模式中,品牌商看重主播流量,消费者信任主播背书,而主播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就可能出问题。网络主播、内容发布平台、产品供应企业等相关参与者均缺乏明确的管理标准和监管机制,相关行业、产业链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缺乏依据。
有数据显示,有37.3%的受访消费者曾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消费者拒绝直播购物的主要顾虑是“担心商品质量没有保障”和“售后问题”,这两大因素分别占比60.5%和44.8%。网友诟病“直播带货”存在夸大其词、假货太多、鱼龙混杂等主要问题。
《标准》拟规范商品质量及主播行为
“‘直播带货’怎么播?如何带,尚需用专业、严谨的标准来厘清和界定。”中国商联媒购委副秘书长、标准工作组组长孙之升说,“直播带货”是网络流行的通俗大众叫法,其术语定义一直存在争议,这样的叫法在商业术语中并不恰当,也不合适,更不严谨。有人认为“直播带货”属于商业广告,也有人认为属于有偿表演。但专家们认为“直播带货”和电视购物一样,存在邀约销售行为,“带货”作为一种商贸流通新生业态,定义为“直播购物”更为科学。“网络直播并非法律盲区,带货主播不能信马由缰,直播平台也不能无所作为,应以《标准》加大对直播购物的法律约束和诚信约束,特别是明晰平台和主播责任。”
孙之升介绍,中国商联媒购委目前已基本完成起草工作,《标准》对行业术语和定义、“带货”产品的商品质量、直播场景软硬件要求、网络主播的行为规范、MCN机构的服务规范、行业企业的经营管理、内容发布平台合规性、产业孵化器和培训机构的准入、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监管部门管理等都将规范要求,为直播购物行业设门槛、划底线、树标准、立规范。“今后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由不规范走向规范,不仅将打破直播购物行业发展的标准化瓶颈,更会使整个行业迎来一次新的洗牌。”
中商联媒购委会长王文学还表示,下一步,媒购委还将加大直播购物行业的通报力度,与公安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多部门联动,建立黑名单制度和全民监督奖励制度,推动直播购物健康有序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蜗牛派
罗永浩又“发牢骚”称卖苹果、小米有人骂最后卖华为还是有人骂
淘宝直播:全面开放直播技术和商业能力共享直播带货红利
网红带货“翻车”事故频发,明星们的坑位费还能退还吗?
直播虽火但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直播带货
无论网红还是明星直播带货该如何引爆销量?
浅谈电商直播带货运营策划的七大流程
抖音直播带货100天数据暴跌97%,罗永浩类顶流网红为何突然溺水?
短视频时代到来,视频会重新定义并改变一切
如何提升电商直播带货下单转化量?
直播带货火爆你是否也想转行做带货主播?
作为一个新人,直播带货还有没有机会?
背靠11亿的微信日活商家怎么在微信里做直播带货?
社区电商领域阿里巴巴和美团谁更胜一筹?
直播带货爆火,却是陌陌系APP爆发之年
直播带货爆火之下,品牌营销“内容为王”时代是否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