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对内容尤其是优质内容的需求是持续存在的,而内容的呈现形式则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媒介的变迁,用户的消费习惯转变不断迭代。
内容资源建设至关重要
黄有璨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说道,一切生意都离不开生产和消费。
在互联网上,人们消费需求最大的,是内容。因而自有网以来,“内容”从来都是一种稳定的流量手段。
故“内容”背后,也必然有流量生意。
或者换个角度讲,但凡有流量需求的地方,必会有“内容”作为一种流量运营手段而存在。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百度和谷歌之战,这场战斗就展示了内容资源强大的力量。
2003年百度做了百度贴吧,2005年做百度知道,百度做了大量资源建设的工作。
在21世纪初,整个中国互联网上的内容都不多。百度大量的内容资源的建设工作很好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有问题用户第一时间就会去找“度娘”。百度在与Google的PK中胜出就与自己的资源建设有重要关系。
但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百度快速掉队。
现在你在百度上搜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几乎是搜不到的。最新的内容都在微信里了,百度进入移动场景,却没有新内容可供搜索,这是在资源层出了问题。
这也是今日头条为什么必须花大力气建设内容的原因,这是资源层的比拼。
所以,我们会发现,当用户有一个问题,想要知道某一个信息的时候,我们现在会在微信中进行搜索。这是因为微信中沉淀了大量的内容。
就某一个话题,某一个问题,我们在微信中能够找到的内容可能会比在百度中找到的更加全面和丰富。
视频是当下最热内容战场
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抖快的短视频来势凶猛,微信的公众号打开率不断呈现下降的趋势。用户对视频内容,尤其是短视频的喜爱程度越来越高。微信急需将用户的注意力拉回来。
通过上图可以看到,2018-2019年,腾讯系APP使用时长占比在下降,而头条在显著上升。这其中就有微信公众号打开率持续下降,而头条系短视频在不断吃用户时间的原因。
所以腾讯必然会在5G来临前夜抓紧上车短视频。
就像打败微信的不可能是“另一个微信”一样,想要拉回用户注意力的绝不可能再创造出“另一个微信公众号平台”。
视频是创作者创作门槛低,消费者接受理解门槛低的一种形式。也会在5G全面来临后更加普及。
微信有超过10亿用户,这里沉淀了用户的关系,沉淀了丰富的内容,所以当微信发力视频号,一定会再次开启微信的“第二春”。
毕竟,能在一个APP中就完成自己的需求,用户没有更多的意愿再下载一个APP。
21世纪的经济是注意力经济,是眼球经济。张小龙日前说视频号的日活已突破2亿,这与微信超10亿用户的体量相比,视频号依然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既然用户对短视频内容适应和喜欢已经成为不能逆转之势,而内容又是最重要的*流和留存的手段之一,那么就用适合微信调性的短视频方式,也就是用“视频号”来拥抱这个趋势。
有用户愿意把时间耗在视频号上,将来就有实现商业价值的无限种可能。
腾讯要用视频号留住你的注意力,这一仗腾讯输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