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机品牌「iDrip」近日宣布完成1亿新台币(约人民币2200万)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心元资本。据介绍,本轮融资将用于加强供应链周转能力,市场营销以及生产研发。
台湾的咖啡市场已经比较成熟,如果用万人拥有咖啡馆的数量比较,上海每万人拥有2.18家咖啡馆,而台北的这个数字是12.1家,接近上海的6倍。在做了 7000 份问卷后,iDrip 的创始人 John 发现5成以上的人有在家喝咖啡的习惯,而92%的用户都喝过手冲咖啡。
但好喝的手冲咖啡非常依赖咖啡师的的技艺和经验,对水流的速度、水温、水量大小等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普通消费者自制手冲咖啡,品质不稳定,更谈不上规模化。
创始人 John 认为,爱喝咖啡的消费者很多,但很难喝到品质稳定的手冲咖啡。iDrip做了一款家用和办公室场景的智能咖啡机,想抓住这部分爱喝咖啡的高净值人群。智能咖啡机不是刚需的产品,但的确存在市场需求,在他看来,打开原本没有意识到但存在需求的“增量市场”,比服务小众市场更有机会。
iDrip 如何解决标准化的问题呢?John 告诉我们,他们和 10 位 WBC 世界咖啡冠军签约,记录大师们在制作手冲咖啡中的水温、水速和路径。然后iDrip自研的注水头可以控制咖啡冲煮的水温和水流速度。因此,世界级大师的咖啡得以大量复制。
记录手冲的数据和手法看上去没有什么壁垒,但是水量、温控、勾兑的过程环环相扣,每一个小的细节都有可能会影响最后的风味。举例来说,水温显示90度,实际出水的温度很可能会更高,类似的细节就需要既懂咖啡又懂技术的团队反复调试。
iDrip 不仅仅是研发机器,团队还将大师作为IP来经营,每位签约的大师会挑选豆子,完成豆子的产地、烘焙流程,iDrip 完成豆子的研磨,用氮气分装后制成咖啡包,随机器一起销售。咖啡包印有条码,记录了豆子、大师的冲泡方法,机器读取后可提取数据,还原制作过程。
在设计层面,iDrip 还增加机器的互动性和娱乐性。John透露,他特地找到一位工业设计大师,将咖啡机身外壳做了可视化设计,增加了灯光、飞轮等效果,用户在制作咖啡的时候,可以看到机器内部的齿轮操作过程。同时,机器会发消息到用户的App,解释这杯咖啡的风味,用户可以反馈是否喝到了这些味道。
目前 iDrip 的智能咖啡机已经在官网、各地的众筹网站开始发售,售价约1000美元,发售3天销售额达600万台币(约等于120万元)定位高净值人群,因此在获客方面,早期希望以文化圈、企业圈、时尚创新领域的名人试喝、推荐的方式打开市场。另外,iDrip 还合作了一些高档酒店,无论是场景还是用户人群都更精准。
John表示,希望把iDrip打造成咖啡机界的“苹果”和“戴森”,不一定每个人都买得起,但是都希望拥有的产品。
现阶段,iDrip 仍以市场推广为主,先补贴模式销售机器,再通过按月订购咖啡包等相关产品盈利(订阅制电商逻辑)。合理之处在于现在豆子的利润空间更大,而轻度整合供应链(产地和烘焙由咖啡大师负责)给研发和推广留有余地。下一步,iDrip 有计划进入日本、美国等咖啡业态较为成熟的市场,和当地企业合作销售。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蜗牛派
科大讯飞首款立式大屏AI学习机LUMIE 10系列正式上市
傅利叶智能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GR-1通用人形机器人
网易旗下游戏《永劫无间》将于7月14日转为免费游戏
蔚来等16家车企“握手言和”签署《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
开发者知识分享社区“博客园”寻求商业化努力绝境求商开设捐助通道
软银旗下ARM寻求上市前提高芯片设计价格 已告知多家智能手机制造商
瑞萨电子发布全新工业用微处理器MPU—RZ/T2L
微软Bing在线绘图ImageCreator功能正式公测所有用户都可直接使用
引入OpenAI大型语言模型后 必应搜索引擎访问量增加15%
宝尊集团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加速全面上云与数字化产品集成
网宿科技嘉定云计算数据中心入选“2022年上海市新型数据中心创新发展案例”
索尼中国新品发布会定档2022年3月29日 ZV-E1相机可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