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冉指出,今天大家都在谈论的寒冬,并不是整个娱乐消费市场的寒冬,而是传统影视公司和影视行业从业者的寒冬。而寒冬发生的背景是,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面,由于三家视频网站对内容有迫切需求,手里又有大量的现金,加上曾经一度资本市场的融资涌入,大家都豪情万丈投身这个行业,所以导致这个行业里出现了很多不该出现的玩家。现在处于一个畸形的格局,需要调整。
对于寒冬,他提出了几个基本判断:
1、税务风波终会过去。
2、内容监管的不确定性会持续存在。
3、艺人限价政策也会继续存在一段时间,但会有合法合规的补偿方式被发明创造出来。
4、三大视频平台会借机严厉控价。
5、行业会疾速洗牌,影视公司数量会大幅减少。
6、影视公司“猫着过冬”几乎是最自然的生理反应,但“猫着过冬”只会让影视公司的价值越来越小。
7、寒冬终会过去,但春风也不是解药。未来影视公司只有通过在原创超级影视IP的研发和制作上进行更大体量的投入才有机会托高这个行业的天花板并长成参天大树。
中国影视内容公司的价值天花板却如此之低?王冉用一句话总结,“本该如此,因为盈利水平就那么低。”市场规模一直在翻倍,那中国影视公司的盈利能力却一直上不去呢?他也用一句话总计,“本该如此,因为进入门槛实在太低。”
他指出了门槛低造成的四个后果:
1、IP发展前期投入不足,因为资源都被分散了,很难形成有足够规模和可预期的价值沉淀。
2、行业的核心要素被高度分散。
3、缺乏整合的意愿和整合的动力。
4、因为平台做大了,反切内容相对来说会非常的容易。
这么多年,300亿几乎成了中国纯粹做内容影视公司的市值天花板,这个天花板基本上没有被突破过。要想突破这个天花板,王冉提出了要解决的两个主要问题:
1、收入和盈利规模,及其稳定性和可预期性的问题。
2、独立性的问题,或者反过来说是平台依赖性的问题。
解决方向上他认为长期来看可能只有两个:1、内容+平台;2、内容+产业。
最后他建议行业从业者,“安静的思考一下人生,其实并不是说只有这个行业可以做,我们看到大的趋势是那么多人会退出这个行业,我现在并不是鼓励大家一定要坚持,一定要活着,想一想这是不是自己真正热爱的行业,如果仅仅把它当做赚快钱的行业可能早一点退出,对自己更有好处。如果选择坚持,那么就要争取活到后天,而不是仅仅活到今夜和明天。如果需要融资,放弃估值妄念尽快融钱。”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蜗牛派
犀牛智造CEO伍学刚:不敢轻言赋能制造业,关起门做三年是为了稳
海松资本CEO陈立光:创业者要如何把握硬核科技创业的黄金时代?
高瓴创始人张磊“老友会”万字实录:穿越周期的秘诀是什么
阅文集团CEO程武:如何让中国故事和时代声音影响更多人?
德鲁克:管理是什么?优秀的公司是什么样子?
文远知行CEO韩旭:无人驾驶上的5G应用 重点是安全冗余与性价比
中兴手机CEO倪飞:力争3年重回国内大众视野 5年进入一线品牌
高瓴资本张磊亲述:究竟怎样才能在这样的世界中保持心灵的宁静?
沉淀15年高瓴张磊首部著作《价值》自序:这是一条长期主义之路
成长和赚钱是两码事——彼得林奇的经验与教训
橡树资本董事长霍华德·马克斯:理解投资世界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