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树资本童玮亮:娱乐付费时代可以造就新的上市龙头企业-蜗牛派

梧桐树资本童玮亮:娱乐付费时代可以造就新的上市龙头企业

对于泛娱乐行业的颠覆,陈杭认为有三个方面:一、政策监管越来越严厉;二、商业模式趋向用户付费;三、互联网的入口变多。

童玮亮对付费方式表示赞同,他谈到,这个颠覆可能成为新一波上市公司的起点,成为新的龙头企业,这是泛娱乐行业的拐点。


针对2019年的布局,朱峰表示内容不再为王,在未来内容的重要性不会超过整个成功案例40%,应该是内容+渠道+运营为王。朱峰谈到,我们应当追求有长远价值的东西,在整个环境不稳定动荡时候,创业者才能坚持逆流而上做出颠覆。

以下为圆桌实录:

泛娱乐产业有哪些颠覆性改变?


李霞:请在座的各位一起分享在2018年我们从不同的维度看到了整个泛娱乐产业的颠覆性改变是哪些?


陈杭:说到颠覆性的改变有几个方面:


一、政策,我们看到过去一年不论是产业监管政策还是资本的政策都是有一些变化的,我们觉得这个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在商业模式里我们看到有付费层面的改变。


从老罗他们做付费服务,得到的付费服务,文创产品的内容都是很核心的。包括爱奇艺、优酷、腾讯这三大视频网站过去几年推广的付费会员,观众习惯于自己去付费,而不是靠广告的模式来做这是第二个比较大的变化。


第三个就是科技,包括5G的发展,AI、VR、AR这些方面。后面是什么样的逻辑?每个人对互联网的入口是手机,大家有没有想过未来几年还会有什么样的入口?


李霞:谢谢陈总,艳丽,泛娱乐产业从来都离不开时尚,在时尚领域当中您觉得2018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跟我们分享一下。


马艳丽:我坐在这样的场合里面我突然觉得我跟大家有点小距离,因为我不做投资,我一直从事时尚服装行业。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在前几年的时候我们看电影,总是会有人说这个人太丑了吧,本来男一号很好看,女一号很好看,为什么穿的服装和角色贴合度不够?现在看电影的时候,大家对服装的造型审美这个提升是非常大的,这一点回归到我自己本身的行业,我是欣慰的。


我同样也在想一个问题,咱们在做每一个投资的时候,除了我们能够有一个相应的回报,是不是通过在精神层面审美层面的投资,使我们生活的质量层面能够具有更高的提升。从我的行业来讲,我觉得艺术和娱乐之间如果在这方面有更多提升,这个行业将来它的可持续性和关注度会更高。


童玮亮:今年未必说是特别颠覆性,所有的东西都是从量变到质变。今年有可能是一个拐点,移动互联网的流量红利没了,所有人都在娱乐,都在看视频,上微博,用微信。


第二点政策的监管也出来了,这个拐点在于从事娱乐行业的人会真正专注于内容层面,而不是用小鲜肉或者是名演员就能把票房做起。接下来几年,优秀的作品会出来,相对低成本但是会是个好故事。


颠覆,年轻一代的付费也起来了,可能是接下来新一波新的公司成为上市公司的起点,真正用户愿意为网剧甚至为综艺这样的内容付费的制作公司,在接下来的三五年里经济环境逐渐好起来以后真的会成为新一波的龙头企业,这个也是一个很好的拐点。


王贵君:我们公司倾向于制作完美影视,像《香蜜沉沉烬如霜》就是我们做的。


今年的拐点最大的变化,回归理性。近五六年,娱乐行业是比较浮躁的,这几年影视行业尤其是电影未来的规律就是85%到90%是赔钱,5%-10%是赚钱,5%-10%是打钱。以前不懂得这个行业,热钱来了,经过五六年的体验,大家觉得这个市场没有那么简单。


回归理性这个拐点也跟行业内一些大的事情有关。这几年我们看电影看口碑,现在播最火的可能是《海王》,朋友圈就会到处刷《海王》的故事、特效,你就会去看,而不是靠铺天盖地的宣传就能把你的内容做好。2011年播出一个电影,《失恋33天》,那是我们制作的,当时的制作成本非常低的,回报率是一百倍。


景梁:我们是做短视频和直播的,从我们这个行业来说一个最明显的趋势就是直播热潮在退去,短视频应该是在2018年是一个非常大的风口。


我们从2013年年底的时候上线的,应该是中国比较早进入短视频领域公司。2015年做小咖秀,2016年上线一直播。从2017年至2018年,直播从全民直播的热潮回归到直播本质,这是一个,另外一个就是刚才提的短视频风口。


直播和短视频结合越来越紧密。我们看到很多短视频平台上线了直播,而另外一些像花椒、映客直播平台又上线了短视频功能。短视频和直播在逐渐融合,都是网红经济的部分。


从2018年看到短视频的细分越来越多,从平台的角度,我记得前几年看到的数据是腾讯总共上线了十几款短视频APP,有它内部各个部门竞争的原因,我们看到它上线的短视频APP各有侧重。


2019年仍然会是短视频的风口,从最早我们做美拍那时候是纯UGC,现在既有UGC平台,也有PGC平台,同时还有各个细分领域的东西。短视频平台我认为市场会非常大,而且会容纳很多家不同领域的平台。


短视频和直播对文娱行业的影响,各位提到是文娱行业到了一个拐点。我认为这个拐点可以向上也可以向下。有很多人说短视频是消费降级的产物,今年一个很明显的趋势,短视频对长视频形成了冲击。而且这种冲击对不管是短视频、长视频、线上、线下,所有娱乐都有竞争关系,都在抢占用户的时间。


短视频由于算法推荐功能,导致对长视频的时间挤压得比较厉害,这反而是一个好事。让长视频腰部以下低端内容失去了生存空间,短视频反作用于长视频,让长视频领域的热更多集中于优质内容生产。


朱峰:有两点颠覆性的改变,一个是视频,特别是短视频的意义从作品变成社交颗粒。


第二个是私域流量的价值将会不断被重视。刚刚说的社交颗粒之前我们看一个视频是在看作品,现在更多是我们用视频来做社交。


举个例子,我现在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我在春光里很开心,这谈不上创作,它是社交颗粒。接下来的社交可能会往短视频的方式连接人与人。私域流量比较好的就是快手,上个月有一个网红做了一场直播,四个小时,他给自己的淘宝店带来1.6亿的销售额。私域流量大背景下人和人之间产生的关系价值将超过人找人、货找人,最后变成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带来私域流量的价值。我们认为现在布局私域流量所有的价值平台是刻不容缓的事情,生产大量的内容矩阵,现在已经五百多个号,未来我要把私域流量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对未来的投资、创业都是一个方向。


如何更好利用IP?


李霞:以前我们认为IP就是头部的注解,现在对于IP有很多新的方式。比如说生活方式,比如说自媒体前身,现在人人都是自媒体了。陈总您从投资泛娱乐产业的角度来看待现在IP您是有什么样的理解


陈杭:我理解你的问题就是怎么样更好用好IP,或者是更好利用IP来完成相应的运作。


大概是这么几点,首先这个IP的应用你是要跟天时配合的,大家都是做传媒的,手里都会囤一些IP。“战狼”这部片子,今年来演、播肯定跟几年前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再一个“我不是药神”为什么这么成功,其实就是触达当下医患矛盾这个事情。再一个“夏洛特烦恼”,中年男人感情危机的问题。


对于IP,第一个你手里有这么多的IP你什么时候推IP,你要跟天时配合,这个时候又有前瞻性的问题。一般制作影片,一年、一年半以后出来,你要预见在你播的那一天,那个时候是不是要发生,非常难,而且中国还有监管的审批政策,这个话题我拿一个IP的爆款就能成功,这不是容易的事情。你要预见到出品时候的热点还要提前布局,还要通过审批的要求,第一条就是天时。


第二条就是非常深耕的运作。大家可以看到过去这么几年,很多人都囤了很多IP,很多人没有用好IP。像“万万没想到”IP后来成为电影就不太成功,背后的原因,这个团队他们具不具备跨界,你有没有这个能力去做这个事情。“我不是药神”这个电影非常好,它在讲故事当中非常精耕细作,而且是符合整个电影的运作规律,包括徐峥老师演的非常到位。一个好的IP推出,要有商业运作、精细化,当下要符合90后的心情。


第三个就是人和,从你整个IP当中,从产业各方面的投入,还有演员的投入,你选什么样的演员,包括影视片的选择。总局要求很严格,不能有黄毒赌,如果有黄毒赌的倾向,你这个电影拍了一半就换下来了。


马艳丽:刚刚陈总在讲他观点的时候我真的在反思,我想了一下我们都是在曾经这个行业里面奋斗过很长时间。走到今天无论是从年龄、阅历已经到了另外一个阶段,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是属于我自己的IP,我有没有很好充分的把IP潜在流量用好,想了想好像很惭愧,好像没有用的太多。一个很好的朋友他说你就是一个IP,全中国只有你这么一个马艳丽,你自己有这么好的IP不用。高级的客户越来越多,人工成本又很高,工作量很大,为什么不能用你的IP结合现在的时代有一个强强联手把你的品牌规模做的更大?这同时满足自己对服装设计、情怀的设计,把美好一些高频率、生活方式带给更多的人。


我一直跟他讲我有一个梦想,每一件衣服我都希望能够有它的价值,它真正能够起到它能够影响到身边的很多人,有生命力,它是有价值,有灵魂的,他说完之后我真的好自责,我就开始反醒。


李霞:先问一下王总,付费用户习惯的建立是对所有的内容有新的要求,对内容生产者又提出一个什么样的要求?

王贵君:尤其是近十年,影视行业发生一个巨大的变化,从用户角度来讲,原来有电视、有电影屏幕,手机应用不是很广,现在这些屏幕都已经合在一块了,手机屏幕成为现在的主屏,用户以85后为主。李霞老师您在家里一天开几次电视。


李霞:基本上不开电视。


王贵君现在主流人群到了互联网或者是以手机为主的移动端了,方便,又能收费后看到不受广告干扰或者是提前看到点播,从消费方面都是一个大的趋势。


从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像《香蜜沉沉烬如霜》取得一个很好的收入,因为我们选的是8月6日,受众主要就是放暑假的人。加一个技巧,看电视的时候,一般是一个比例,这个比例一看就很舒服,如果这个比例放到手机上就会变形。我们在拍摄当中照顾了手机屏的用户,他在手机屏幕看的时候非常舒服,就这一点给我们带来了好几倍用户的增长。


包括未来5G,将来的汽车屏幕这些都是未来的趋势,需要去研究拍摄手法、观众的喜好。我们影视行业对未来科技都在做一些研究。


李霞:未来希望能够为行业做一个贡献。景梁、朱峰你们会在2019年会带来什么样的布局,未来对于00后、90后他们的算法和玩法有什么样的思考?


景梁:从短视频的角度来说,短视频基于工具创新的玩法还有很多。我们看到过去从美拍、小咖秀、抖音,基于工具的玩法会层出不穷。我们第一个布局来源于技术和工具的创新。


第二个就是在直播领域,互动直播。2016年直播热潮这种直播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就是过去PC端的秀场,从答题互动开始有一个直播互动的玩法,这个玩法我们还没有开发出来,后续还会有更多互动性全民参与的玩法,这对电视真正的变革。


朱峰我们认为内容不再为王。我认为内容为王是一个伪命题,在未来内容的重要性不会超过整个成功案例40%,应该是内容+渠道+运营为王。陈总说天时地利人和,大环境在变,但是人的本心不变。我们要追求不变的,比如吃喝玩乐。大家喜欢的主题我们已经看到数据的反馈,就拿抖音、快手来说,做一个帐号,我帮德稻大师做了代运营抖音、快手帐号,他自己做的时候一点流量都没有,我们代运营以后首先把他的内容提一部分,然后分析平台大环境的规则,根据这个规则重力于是他运营一个半月付费课程提升10%的销售额,渠道+运营是我们一直认为非常重要的。有一句话我非常喜欢的,就是我们一直要追求那些有长远价值的东西。还有一句话,悲观的人往往正确,成功的人往往乐观,在整个环境的时候金字塔不稳固了,创业者才能做颠覆。


李霞:童总,在2019年什么样的泛娱乐产业品类是您愿意投入的?


童玮亮:我是想说艺术家出身的人,要做企业会特别纠结。


第一个例子迪士尼是画漫画出身成为巨大的企业,变形金刚做漫画是为了卖玩具商业本身驱动的。


投资的品类没有那么关键,但首先投资人要投一个巨大的市场,投文娱一个中间点既能够在艺术上高于生活,源于生活,但不能高太多。一个艺术家和一个商业人综合的团队,其实是投资人怎么投文娱的,不能光投企业家,不能光投艺术家。一个CEO要既有商业能力又有艺术能力特别难。所以团队组合特别重要。


最终投资投的是团队和人,模式和人。

分享到:更多 ()
Copyright © 2015-2025 woniupai.net 蜗牛派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16507号-1 | 本站内容采用创作共用版权 CC BY-NC-ND/2.5/CN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