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正式落户武汉光谷(即东湖高新区),承担起把“国之重器”掌握在手里的国家使命,着力破解产业“缺芯少魂”局面。
武汉光谷何以担此重任?这跟武汉光谷30年打造形成的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不无关系。在武汉光谷,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40多所高校院所创新创业蔚然成风,大学周边形成了一个个创新创业带。在这里,年轻人在学校是学生,出了校门就是创业者;教授能当老板,老板也能当教授。
在我市,沙坪坝区大学城有重庆大学等10多所高校,北碚区有西南大学,南岸区有重庆邮电大学等高校,它们都具有良好的创新资源和人才资源。只不过,它们周边火热的大多是餐饮行业。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市亟待发挥高校院所在创新驱动中的引领作用,在高校周边形成创新创业带。首先,要在观念上更加开放。高校校长要鼓励师生大胆创新创业,成为“双创”的坚定支持者。其次,要在体制机制上更加灵活。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赋予科研院所和高校更大的科研自主权,积极探索科技成果处置、收益分配、股权激励等政策,使创新者得到应有的荣誉和回报。第三,要在行动上更加坚决。市内各高校和相关区县、部门,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生态,努力让创新创业活力迸发,真正发挥高校院所在创新驱动中的引领作用。
(责任编辑:罗晓燕)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蜗牛派
“双创云”在云栖大会发布 首日签约三大机构共建“数字孵化”
宁波高新区“飞地孵化器”两企业获全国科创奖
火炬中心推动“科技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行动”大学生招聘合肥高新区专场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