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有没有遇到过,在一份工作报告已经提交给上级后,才突然发现某个地方有点问题,想要撤回重新修改下。而对于短视频创作者亦是如此,明明发布视频前已经多次校正过,可有时还是犯了纰漏,此时多希望能有“重来一次”的机会。当发布一个视频后,发现有瑕疵想要修改的时候,多想有一个重新编辑的机会。

一、需求来源
根据60份用户调查报告(18位创作者,42位观看者)显示,75%的创作者都偶尔或经常想要重新编辑已发布的短视频。这部分用户在视频已发布后才发现视频有瑕疵,想要重新编辑,但又不想放弃原视频已积累的点赞和评论。
二、用户痛点
创作者用户发现视频剪辑不理想时,常常想删又不“敢”删,因为:
- 用户直接通过短视频平台录制、剪辑视频时,没有本地的源文件,删除后需重新录制、剪辑视频。注意,此处源文件是可修改剪辑操作的原视频,并非平台在发布视频时自动保存到本地的已剪辑完成的视频。
- 删除原视频时,也会同时删除该视频已积累的点赞、评论。
三、功能概述
- 对于已发布的短视频,在发布后的1小时内,用户有重新编辑并再发布1次该视频的机会;
- 重新发布后的视频,只替换掉原视频内容和标题,保留原视频积累的点赞数、评论;
- 对于未完成编辑的视频可存入草稿箱,但超过发布时间1小时后,该视频失效;
- 重新编辑后的视频,需重新审核。
该功能的具体流程如下:

四、功能原型
以抖音为例,进行功能原型设计。
1. 动态界面
用户查看自己的动态:

路径: 我 -> 动态
视频动态的编辑类型分为【可再编辑】【已再编辑】和【超时不可再编辑】3种。
- 【可再编辑】:该条动态视频距离首次发布时间 t ≤ 60min 且未进行二次发布,则显示【编辑】 按钮;
- 【已再编辑】:该条动态视频进行过二次发布,则显示【已编辑】标签;
- 【超时不可再编辑】:该条动态视频距离首次发布时间 t > 60min 且未进行二次发布,则不显示任何标签或按钮。

每条动态都需显示发布时间:
- 发布时间 t ≤ 60min的视频,格式为 “xx分钟前”
- 发布 1h < t ≤ 24h,且未过第二天0时,格式为“xx(时) : xx(分)”
- 发布 1h < t ≤ 24h,且已过第二天0时,格式为“昨天xx(时) : xx(分)”
- 发布 1day < t ≤ 3day,格式为“xx天前”
- 发布时间 t > 3day, 格式为“x(月) – x(日)”
用户点击【编辑】按钮后,跳转到【编辑发布界面】。
重新发布的视频动态,安装首次发布时间排序。
用户查看他人的动态:
视频动态的编辑类型分为【已再编辑】【未再编辑】2种:
- 【已再编辑】:该视频进行过二次编辑发布,显示【已编辑】标签;
- 【未再编辑】:该视频未进行过二次编辑发布,则不显示任何标签。

2. 编辑界面

用户进入【编辑发布界面】后,可主要进行以下操作:
- 【返回编辑】:跳转【编辑详情界面】,呈现原视频的所有编辑操作。用户可直接基于已有编辑结果来重新编辑。
- 【存草稿】:将未完成的新视频存入【草稿箱】中,待后续编辑。
- 【发布】:发布新视频。在 【我->作品】【我->动态】栏,新视频替换掉原视频内容和标题,但保留点赞和评论。
- 【取消】:取消此次编辑。
3. 草稿箱界面

路径:我->作品->草稿箱。
在原草稿箱的功能基础上,增加【发布后重新编辑】【已失效】两个类别。
- 【发布后重新编辑】:用户对已发布的视频选择再编辑,并在【编辑发布界面】中选择存入【草稿】后,会将该视频归为【发布后重新编辑】类别 ,并显示该视频“xx分钟后失效”
- 【已失效】:若新视频距离原发布时间 t > 60min, 则草稿箱中的该视频归为【已失效】类别。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蜗牛派
百度再出手加码短视频投资MCN机构牧云文化
浏览器端短视频编辑平台FlexClip月活33万让人人都能制作短视频
2020年短视频创业江湖:多账号矩阵式打法,踏实赚钱最实际
短视频整合营销服务平台星榜互动获锴明投资1000万美金A+轮融资
短视频时代的青少年群像:被围观和加速成长,到底是福是祸?
短视频如日中天的发展趋势下,昔日H5被彻底抛弃了吗?
抖音短视频运营如何从0到涨到1000万粉?
抖音短视频企业号:中小企业营销的新选择
16个常用新媒体运营工具网站
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周杰伦式流量体正在形成
QuestMobile:短视频蚕食用户时长趋势愈加明显
短视频时代如何将微信朋友圈的“私域流量”做活起来呢?
教育机构和个人IP如何选择适合的视频营销流量平台?
浅析抖音直播带货爆款法则
短视频时代到来,视频会重新定义并改变一切
你有没有想过,未来的信息交流传达形式会是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