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同样是工作3年,为什么对方已经是总监?-蜗牛派

职场中同样是工作3年,为什么对方已经是总监?

今天我们就讲一讲,在职场上,同样是工作 3 年的产品经理,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同样是工作 3 年,为什么对方已经是总监?

01、要学会体系化思维

司马特小分队

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一定要学会体系化思考问题。

比如我们在梳理用户体系的时候。A的思维是这样的:登录注册好像要梳理下,换设备登录账号好像要梳理下,统一登录好像要梳理下,拉黑后解除拉黑好像要梳理下。

想到这些点的思维导向是,看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

B的思维是这样的:首先用户体系包含哪些?用户账号相关、商家账号相关、安全风控相关、会员权限相关。

然后再拆解具体的功能模块,以用户为例:

1)注册、登录、退出、注销、统一登录、鉴权。。。

2)用户信息诸如头像、昵称、手机号、地址。。。继而针对每块内容进行多维度的分析,

以用户账号为例:

1)历史发生过的跟用户账号相关的所有问题

2)从产品上直接体现的不合理的用户账号相关的产品功能设计

3)用户账号被引用的所有业务场景,对于用户账号的需求和规范

4)用户账号技术底层实现存在的缺陷,而导致各种特殊处理和业务上的问题 通过这4个维度的分析,制定一套标准化、规范化、可通用的用户账号体系顶层设计。

然后针对这些模块确定优先级、投入产出比、以及要不要去重构。并确定1、2、3期分期目标和计划,按计划投产。

使得整个账号规划非常的体系化。

很多时候,思维的差距导致结果的差距就是这么来的,你觉得呢?

02、责任心决定你的未来

司马小佳

在工作中有时候会遇到一些人,很好沟通,能力也可以,但总是和他合作时感觉不放心。

其中的原因有责任心,就感觉他们没有非常重视这件事,成功或者失败影响不大。

第二个是对任务的优先级管理。分不清轻重缓急,执念要把手头这件事干完。比如客户急着要排期,开发却在对其他不着急的项目的这功能怎么做。

第三个是没有反馈,有时候和他说一件事就不了了之了,问他怎么样了,他说这个不合适,所以没做,那为什么不及时反馈出来呢?

总结,找到靠谱的人不容易。我们最基本要有职业素养,最起码做到事事有回应。

03、事事有回应,凡事有着落

Mr.FrankWa

#伴你成长# 事事有回应,凡事有着落,这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

这是因为在工作中,认真做事和懂得表现自己同等重要。而在给老板做工作汇报时,一方面是自己重新梳理了一下工作和现状,另一方面更要展现你基于这些事实之上的思考和判断。

另外,如果有很难解决的问题,懂得去找工作的关键决策人,这会节约你非常多的时间。

但同时,老板最喜欢听的东西有三样,公司赚钱了,生意做大了,问题解决了。

其实每个人职位不同,所获取的信息及眼界也是不同的,这会影响对事件的判断。

我们认为是一般性甚至鸡毛蒜皮的事,如果领导问,就每天发他汇报,至少能表现出你是负责任且认真工作的态度。

04、要学会讲故事

闻小聪

最近在学习讲故事的能力。

一个好的故事需要有矛盾-行动-结果,加上情感和展示能让故事更加丰满,有颜色~

要强调故事的主动性,突出更多人物的心理活动

没有故事可讲怎么办?做一个故事博物馆,收藏自己喜欢的故事,并不断复盘和运用。

司马小佳:故事讲的好,开发配合的好

05、B 端产品经理之家

目前星球已汇集 180+ 来自教育、医疗、电商等领域的小伙伴,每天都有产品话题讨论,还有行业专家答疑解惑。还有不少朋友,通过我们的星球,找到满意的工作。点击查看星球介绍。

本文作者: 司马特小分队,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分享到:更多 ()
Copyright © 2015-2025 woniupai.net 蜗牛派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16507号-1 | 本站内容采用创作共用版权 CC BY-NC-ND/2.5/CN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