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道力帆,车和家或将成为又一家获得生产资质的新造车企业,迈入产业门槛。
12月17日,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表示,将以6.5亿元向“重庆新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出售旗下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100%股权。而重庆新帆的实际控制方正是车和家,法人则是车和家联合创始人沈亚楠。
力帆集团拥有两张资质——力帆汽车、力帆乘用车各拥有一张,而目前,力帆旗下所有车型已在力帆乘用车旗下。借收购力帆汽车,车和家也将拥有生产资质。据36氪获悉,这是一个“6字头”的生产资质——可以生产新能源轿车、SUV、商用车等各类车型。
车和家创始人李想一直是代工模式的反对者。
今年8月底,苏州市环保局进行了一个项目公示:重庆力帆汽车将在常州分公司组建年产10万辆增程式纯电动SUV项目,且将租用车和家常州厂房进行改建。此外,该项目与此前车和家公布的增程式SUV项目有诸多雷同之处——这引起媒体猜测:力帆将代工“车和家”的首款量产车型。随后李想曾出面多次否认这一说法,但并未说明工厂资质问题。
目前来看,当时双方就资质问题应该已经达成了一致。据36氪获悉,力帆汽车位于重庆的基地曾经连续2年产量超过100%产能,为满负荷状态,因此力帆汽车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扩产能、扩车型。此前力帆汽车并不具备增程式电动车的生产资质,正是借当时的扩产机会才得以获得。
生产资质如同新造车企业的“准生证”,有了它才能顺利推进工厂、销售的供应链的建立。然而,国家发改委于去年6月已暂停了新造车项目的批复,从国家公示信息看,电动车生产资质规定制定三年以来,仅有十六家企业拿到了生产资质,2018年,纯电动乘用车资质发放仅昌河铃木一例。
没有生产资质,使得一众即将量产的新造车企业不得不另觅蹊径,收购现有资质,或选择代工生产。此前,蔚来、小鹏等选择了代工生产。蔚来创始人李斌称不会采用收购、购买的方法取得生产资质,尽量采用正向申请的方法获得“准生证”。
威马、电咖、拜腾则选择收购资质。2017年,威马汽车收购具有乘用车生产资质的大连黄海100%股权,花费 11.8 亿元;今年7月,电咖汽车以10亿元收购西虎,以此获得生产资质;今年9月底,拜腾汽车大约以8.5亿元成本,从B轮领投方一汽集团那里获得了生产资质。
车和家创始人李想
未来,车和家第一款产品大型增程式电动SUV “理想智造ONE”将在常州工厂投产。今年10月,车和家正式公布了首款车型;该车将在2019年上海车展开始预订,并于2019年第四季度开始交付。据了解,目前工厂已经基本完工。
在发布出售力帆汽车的同时,力帆实业还发布了另一个公告,表示将与车和家开展进一步的合作。
虽然还没有具体的细节呈现,不过初步的合作内容包括6个部分,包括増程式纯电动动力模块、车载人机交互系统共同研发、网约车定制车型的共同研发、车联网数据共享、后市场服务模式探讨研发,此外,力帆还表示未来有意向对车和家进行投资。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蜗牛派
科大讯飞首款立式大屏AI学习机LUMIE 10系列正式上市
傅利叶智能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GR-1通用人形机器人
网易旗下游戏《永劫无间》将于7月14日转为免费游戏
蔚来等16家车企“握手言和”签署《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
开发者知识分享社区“博客园”寻求商业化努力绝境求商开设捐助通道
软银旗下ARM寻求上市前提高芯片设计价格 已告知多家智能手机制造商
瑞萨电子发布全新工业用微处理器MPU—RZ/T2L
微软Bing在线绘图ImageCreator功能正式公测所有用户都可直接使用
引入OpenAI大型语言模型后 必应搜索引擎访问量增加15%
宝尊集团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加速全面上云与数字化产品集成
网宿科技嘉定云计算数据中心入选“2022年上海市新型数据中心创新发展案例”
索尼中国新品发布会定档2022年3月29日 ZV-E1相机可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