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产品经理交互设计的自我修养-蜗牛派

浅析产品经理交互设计的自我修养

一个设计究竟为什么这样做,一个人职业水平的提高,如果只是在“别人这样做了”“以前这么做过”“感觉”,也就只能让自己长期停在了“野路子产品经理“上。一个人的职业能力跃迁的基础,就是思维方式是否是基于方法论上的,因为模型、框架、方法论背后是经过了时间考验形成的高确定性范式。

在工作中应该有意识的提高自己在这个体系的积累。产品设计并不是一个依赖于所谓“网感”的灵感创意性工作,随着互联网进入到下半场,这个工作也从“写意”过渡到需要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设计谋划,越来越需要通过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的体系配合数据分析的方法步步为营的进行打造和优化。

就连感觉上最偏为”视觉系“的交互设计,背后,也有着科学的方法论。

用户交互的自我修养

例如,抖音这个经典的界面,如果你做了这样的设计,进行需求评审的时候,如果有人diss你,为什么要把互动相关的几个按钮竖向排布,也许你会说,”因为下面基本是放主导航的,不是放功能按钮的“,也许你会说”用户习惯这样的操作“,都似乎没错,但似乎又都没有说出这件事情的原理。

在用户的交互设计中,有一个公式叫做费茨定律,说的是光标到达一个目标的时间,与当前光标所在的位置和目标位置的距离(D)和目标大小(S)有关。它的数学公式是:时间T = a + b log2(D/S+1)。

用户交互的自我修养

用户交互的自我修养

我们利用费茨定律估算用户移动光标到链接或者按钮所需的时间,时间越短越高效。

比如有一个按钮在左下角,我们的操作可以细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大范围移动到左下方向,然后再做微调到达这个按钮之上。所以这个时间受按钮和链接所在位置与按钮和链接大小影响,也就是说我们在做设计时要考虑光标默认会放在哪里、我们的链接按钮是不是太小了。简单来讲,我们可以利用费茨定律估算用户移动光标到链接或者按钮所需的时间,时间越短越高效。

基于这样的定律,我们就可以解释抖音的交互button放在右侧的科学理由:90%的用户是右利手(右撇子),所以作为高频使用的交互按钮放在右侧,用户点击所需的成本最低。

而关注、转、评、赞这组交互按钮本身对于产品和用户建立深度连接有着很重大意义(比如极大提高了facebook用户留存率的ahamoment就是一个用户加了六个好友)  所以提高用户和内容之间的关联是产品应该更多引导的操作。

在这四个操作中,尽管加关注的意义最大,但由于成为好友之后,重复操作的意义不大,所以,放在相对操作距离最远的最高的位置。后续这个按钮还可以增加功能,成为直播的导流入口。

而转评赞三个按钮,相对来讲,赞对用户的成本最低,而对产品的相对价值也最低,评论由于可以产生内容成品和价值相对“赞”都更高,而分享,由于可以带来用户的自传播和自增长,对产品本身的价值度最高,而相对对用户的成本也最高,因此就要把价值高,成本高的分享放在用户交互成本最低的最下侧,而上面依次是评论和赞的按扭

交互设计还有很多类似的模型。这里也把几个常用的框架做一些介绍。

1、希克定律

一个人面临的选择(n)越多,所需要作出决定的时间(T)就越长。

数学公式:反应时间T=a+blog2(n)

人们确实是有选择困难症的,越多的选择,意味着越为严重的选择恐惧,所以,让用户在每一次选择中,减少选项是有实际意义的。所以我们就要在设计中减少一次选择中的选项个数,可以通过选择的层次深度,多次交互的方式来减少综合选择成本。

用户交互的自我修养

2、7±2法则

年轻人的记忆广度大约为5到9个单位之间。

太多的内容会让人出现认知超载,成为一种记忆负担。所以很多经典产品的主导航都把自己的选项严格控制在这个范围之内。

用户交互的自我修养

3、古腾堡法则

由EdmundC. Arnold提出,他是一名报纸设计师,被公认为现代报纸设计之父。他设计了超过一千种报纸,包括波士顿环球报,国家观察报,今日报,多伦多星报,堪萨斯城之星报等等。

20世纪 50年代,他在设计报纸的过程中,提出了一项原则,认为人的阅读方式应该是遵循某种习惯进行的,好像读书一样,除了从左到右,还有从上到下的方式。

但这里面蕴含着什么信息呢?经过多方研究,他最终得出了被后人熟知的「古腾堡原则」,并附上了一张图,名为「古腾堡图表」。整个阅读方式由左向右方向前进,读者倾向于关注整个页面的开始与结束区域,至于段落的起始与结尾则较少被关注到,也就是闲置区。这个原则的支撑点为「阅读重心」,由人们一直以来的阅读习惯形成。将图表的设计与阅读的重心相协调,能帮助读者梳理阅读的逻辑。据研究发现,这么做能提高读者阅读的节奏和理解能力。

用户交互的自我修养

基于这样的视觉动线逻辑,衍生出三种导航设计方法。

Z型动线,针对于平行的导航体系,进行同级别的列表

用户交互的自我修养
用户交互的自我修养

Zig-Zag 型动线眼动按照1-2-3-1的逻辑,针对于有二级导航体系,可以有更清晰的层次结构

用户交互的自我修养
用户交互的自我修养

F 型动线,针对内容更丰富更复杂的二级甚至三级导航体系,有更大的内容容纳能力。

用户交互的自我修养
用户交互的自我修养

4、格式塔定理

「格式塔」源自德语「Gestalt」,意即「整体」、「完形」的意思。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我们在观察的时候会自动脑补出一些逻辑和含义来,会让观察对象变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的、常见的形状。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们认知事物的时候,会依靠它们的距离来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两个元素越近就说明它们之间关系更强。但是接近也是有对比的,在复杂的设计中,我们要一边考虑它们之间内部的逻辑关系一边来排版。

格式塔定理中,主要包含5种关系

A:接近律law ofproximity,元素越接近说明关系越强,UE设计主要有两个要点,交互逻辑和信息架构。而在信息架构中,就要考虑信息板块之间的关系,根据接近率,就要把相关性高的信息板块尽量接近,甚至在整体的信息中,有起承转合的逻辑结构。

用户交互的自我修养

例如淘宝的首页首屏设计,就分为了五个板块,并且秉承着信息获取的逻辑进行组成:如果有明确的目标,用顶部的搜索进行直达;焦点图是产品主要引导用户做内容推荐的部分,放在视觉最集中的位置;在向下依然是用户比较有明确需求的的,通过不同的导航让用户进入自己的需求部分;然后是用户已经没有明确的需求,所以通过推荐系统的千人千面激发用户需求;最下侧是符合用户习惯的主导航系统。

B:相似律lawof similarity,类似的功能和交互应该用,相似的相互方式。

在交互逻辑中,应该尽量符合用户习惯和用户预期,不要给用户“惊吓”以提高学习和使用成本。认知事物时,刺激要素(比如大小、色彩、形状等要素)相似的元素我们倾向于把它们联合在一起或者认为它们是一个种类。

还是淘宝的首页,我们会认为每个相似板块进行点击操作,应该有类似的反馈结果(类似也页面切换,弹出层等),而如果一个板块中有多种不同的交互反馈,会给用户很强的”踩雷“感,增加体验负荷。

用户交互的自我修养

C:闭合律lawof closure,是指我们会自己脑补出一个完整的图形形状。

例如下面的这两个”残缺“的圆,我们很正常的会脑补出这是圆形。

用户交互的自我修养

这个特质的经典应用是app设计中的”半页“设计,隐藏告诉用户,这后面还有东西,可以通过滑动的方式看到更多内容。

用户交互的自我修养

D:连续律lawofcontinuity,在知觉过程中人们往往倾向于使知觉对象的直线继续成为直线,使曲线继续成为曲线,会出现短暂的认知和动作惯性。

比如,一组连续提示框的操作,如果前几个都是有利用户的点击确认之后,如果最后一个做有损用户利益的内容,由于连续率的作用,用户还是会点击”确定“

用户交互的自我修养

E:成员特性律lawof membershipcharacter。如果我们有很多同样的按钮,如何让某个更重要的按钮突出但是仍然让用户感知还是按钮呢?那就要用到成员特性律了。成员特性律赋予了集体中某一个元素特殊的一些刺激元素从而突出它。

例如:拨号键盘,拨出键和数字键的功能有明确区别,这就需要用一个不同的颜色使之脱离成员特性。很多ugc类产品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对产品有高价值的创建内容的按钮做突出显示的。

用户交互的自我修养

所以,从这些定律就可以看出,每一件事情的背后,藏着的都是用户深层的需求,只有洞察这些需求本源,基于底层进行理解和设计,才能创作出有”道”的产品,这是优术的高级方式。

本文作者: 高玮的产品思维,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分享到:更多 ()
Copyright © 2015-2024 woniupai.net 蜗牛派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16507号-1 | 本站内容采用创作共用版权 CC BY-NC-ND/2.5/CN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