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深圳)能源物联网有限公司张佳:从“-1到N” 看“学院派”如何玩转创业孵化-蜗牛派

中科(深圳)能源物联网有限公司张佳:从“-1到N” 看“学院派”如何玩转创业孵化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央视春晚上,深圳分会场43栋楼宇灯光秀令人印象深刻。要保证晚会现场的灯光、视听效果离不开各种高科技的电力保障,这其中就有“魔戒”的身影。“魔戒”是一款智能低压负荷监测装置,出于中科创客学院的创客团队——中科(深圳)能源物联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能源)之手。“它既实现了低压线路安全检修,还可完成低压线路电流、温度及电压状态监测,实现低压线路的遥信、遥测功能,完成了智能保电从‘0’到‘1’质的飞跃。”该公司副总经理张佳说。

在中科创客学院,类似中科能源的“高精尖”创业企业比比皆是。这与中科创客学院搭建起的从“-1到N”全链条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以及辅导、支撑、资本、交流四位一体的“4C”运营管理模式有着密切联系。

  “强资源”孵化把想法变成产品

此次出现在春晚保障现场的“魔戒”,正是基于IoT电气火灾预警解决方案的核心设备。

“魔戒”可24小时实时在线监测电气线路及设备的温度、电流、电压。“一旦线路出现异常会立刻报警,通知运维人员及时处理,避免火灾隐患,变‘被动抢修’为‘主动运维’。” 据张佳介绍,有了这套智能系统,工作人员可随时随刻掌握电力设备的情况,且在手机上就可以察看。“恢复供电时间提升80%,断电事故率降低90%,降低了停电损失,节省了人力成本。非常高效准确且节省人力。”

此外,“魔戒”结合大数据应用,可实现对配电台区进行负荷分析、网络拓扑溯源等,为未来的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维护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选择入驻中科创客学院,张佳正是看中该学院丰富的资源。他说:“学院不仅为我们提供强大的导师资源及先进高端的实验设备,而且还在对接行业需求,进行品牌推广等方面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把“想法”变成工业化产品,中科能源仅用了半年多时间。

“我们不做‘房东’型孵化器。深度孵化、股份合作、产业资源、技术支撑才是我们和团队的基本合作模式和核心竞争力。”在中科创客学院院长薛静萍看来,早期科技创新型创业团队更需要的是具有实质意义的支撑、帮扶和资源导入,这恰恰是中科创客学院的优势所在。

中科创客学院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在2014年成立的双创平台。深圳先进院拥有涵盖机器人与智能技术、医疗健康、新能源与新材料、大数据等多个领域的近60个研究中心,7000余件专利技术积累。“我们不设围墙和边界,通过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深圳先进院的技术成果和科研资源都面向创业团队开放。”薛静萍说。

张佳告诉记者,产品研发中用到的最新芯片材料以及实验设备,都来自学院。“强资源”孵化之下,中科能源的产品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目前已在多个城市地区的电网公司进行试点应用。

  “学者”不用离岗就能变“创客”

深圳先进院光电工程技术中心副研究员李剑平,曾在香港读书、工作近10年。在港工作期间,他所在的科研团队研发出一种突破性的光学成像技术,并有机会进行成果转化。但由于种种原因,转化中途搁浅。

2016年底,他加盟深圳先进院,专攻海洋光电仪器和传感器研究。2017年秋,李剑平参加了一个学术研讨会,一位海洋科学家听完他的报告后,希望他将此技术转化为高端海洋观测仪器产品。在他心里,将技术产业化一直是未尽的梦想。于是,他到中科创客学院申请启动了该创业项目。

“申请过程简单,创业成本也低,很快就创业了。”李剑平邀请了原来香港团队中的伙伴作为合伙人,成立了深圳市趣方科技有限公司。

对像李剑平这样的创业者,中科创客学院有一套科学的孵化体系。“为确保有效的提供技术支撑,展开深度孵化合作,我们对双创团队均实行无差别的审核准入制度,由技术、商务和投资专家组成的委员会负责项目审核。” 薛静萍说,针对入孵和入股的项目,提供教育、技术设备、知识产权保护、创业孵化等四大服务平台,以及“4C”创业培育模式,集辅导、支撑、资本、交流四位一体。

虽然成了“创客”,但“学者”仍是李剑平的主要身份。“这得益于学院从‘学者’到‘创客’发展理念的支持。”他说,“海洋微小生物观测仪器属于原创性技术产品,技术要求高,需要耐心打磨,不断试错、改进再完善,并非一年半载就能完成,也并非两三个科研人员在实验室捣鼓一番就能成功。学院宽容失败、静待发展的宽松环境,特别适合我这种研究人员进行产业转化。”

“今年3月,仪器将随科考船出海,到海上做实验。”李剑平和团队研发的这台仪器可对大量浮游植物细胞快速显微成像。“通过融入人工智能软件自动分析,能准确得到海水中浮游植物细胞的丰度、种类、粒径、叶绿素浓度等信息。目前主要服务于海洋科研事业,未来会拓展到更多贴近民生的应用领域。”该技术取得的进展也引起国际上同行关注。受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家邀请,他将于今年4月在国际水色科学大会做主旨报告。

在从“学者”到“创客”理念召唤下,如今,很多深圳先进院的科研人员不用离岗也能创业,还有更多的科研人员成为创业团队的“技术导师”。“他们以其技术成果和实验室资源支持创业团队的研发工作,并给予技术咨询和指导,直接促成了科研成果向产业应用端的转化,促进了源头创新的产生和发展。” 薛静萍说。

  独特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完整双创链条

今年是深圳市力感科技有限公司入驻中科创客学院的第三个年头。公司所研发的柔性薄膜力传感器,已应用在智能穿戴、康复、智能床垫等领域,同时为客户提供配套的解决方案,涉及智慧养老、智能家居、医疗、汽车等领域。

“传感器产品在精度和重复性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去年销售额翻了两番。成交客户数量也迅速发展,与3M等知名企业合作。”其创始人李树志认为,创业能顺利推进离不开学院的帮助。

他所在的孵化办公场地隔壁楼便是深圳先进院的各个研究所,“珠江人才”潘挺睿教授领衔的传感技术研究团队就是其中一个。与潘挺睿结识后,李树志常常带着问题向其请教,潘挺睿也欣然担任了创业团队的技术导师,共同研究柔性传感技术,推进项目产业化。

刚入驻1个月,他参加了由中科创客学院联合斯坦福国际研究院建立的“中科-斯坦福国际创业营”,受益匪浅。

“中科-斯坦福国际创业营”是中科创客学院创客创业培育体系中的内容之一。该学院首创了“-1到N”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将创新创业的链条向上下游延伸,打造出完整的创新创业链条。

“-1到0”是向上延伸到青少年双创教育。中科创客学院通过孵化一批面向双创教育的创客团队,结合深圳先进院丰富的科普资源,开发出超400节的双创课程,形成中科科技创新教育体系。2017年,还与香港中文中学联会、澳门科学技术协进会协同启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创新科学教育基地”,举办三地学子参加的双创活动近百余项。

“从0到1”“从1到N”则向下延伸到创新技术原型开发支撑、成果产业落地等。中科创客学院为创业团队配备由中科院研究员、产业界专家组成的双导师队伍;设立全国首个“博士后创客驿站”,已累计培育近十余个博士后创业团队。且以自身平台的优质项目规模化效应,吸引了近50家优质创投机构开展持续合作。设立6支投资基金,拉动30亿社会资本,其中与深创投等共同发起2.5亿的“红土创客基金”。

截至2018年,中科创客学院已累计培育高技术初创项目逾220个,其中估值过亿的初创团队10余个,超过18%的项目获得了天使投资或实现产品上市销售;服务创客5万人次,培育了千余名创业者、合伙人。

(责任编辑:赵丹)

分享到:更多 ()
Copyright © 2015-2024 woniupai.net 蜗牛派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16507号-1 | 本站内容采用创作共用版权 CC BY-NC-ND/2.5/CN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