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米基于对行业的洞察和实践,对“未来家”给出了四个具体的图景和解决方案:
未来的家,是全屋互联的家。全屋设备的智能互联,打破产品边界,为用户提供一体化互联方案。设备联动覆盖不同使用场景,实现了从单品连接到场景互联的物联网2.0时代。通过One Touch自组网,可以一步完成产品联网,大大降低了使用门槛。
未来的家,是布满屏幕的家。每一件设备、每一个屏幕都是互联网的入口和节点,21Face冰箱、云米魔镜、云米小V,交互无处不在;终端打通穿戴设备,实现最近距离的交互。去中心化、去APP化,无论在哪个场景都有最方便的交互终端。
未来的家,AI将比你更懂你。一个AI开关、一声语音即可实现全屋控制。数字化、自动化、自学习、主动响应,由AI神经网络构建成的AI场景智能,意味着家电实现了从“被动响应”的功能机时代向“主动学习”的AI智能时代的跨越。
未来的家,是人-车-家互联的家。人与家、人与车、家与城市,智能设备应用从家庭场景延伸至汽车、社区等关联场景。打破智慧场景的界限,“电器”变“网器”,本地生活服务的场景入口更加多元化。
综合上述的图景,我们或许可以这样理解未来家的架构。整体来看,未来家的体系由一个中央大脑和若干个智能终端组成。
中央大脑是家庭大管家,集合了智慧家庭的所有信息;智能终端则是各类智能家电、智能家居硬件等,包含基础能力和个性能力。基础能力包括快速联网、智能交互(语音、触控、屏幕)、学习迭代等,个性能力则是根据各个智能终端的目标功能,实现相应的感知、认知、决策、执行。
这样的体系架构,不止局限在住所内,而是以人为中心,扩展到日常生活中,包括车等。
想象几个生活场景。衣服洗好了,在厨房有冰箱提醒你,在洗手间有魔镜提醒你,在客厅有小V智能音箱提醒你,当你打开洗衣机准备晾衣服时,晾衣架自动降下来,当你晾完衣服关上洗衣机门盖的时候,晾衣架自动升起。刚锁上家门,电梯就来了,汽车也自动启动预热制冷等,开车回到距离家3公里的地方,家里的冰箱、空调、净水器等设备自动开始运转。半夜起床喝水,灯随人走。冰箱自动判断牛奶剩余数量,推荐你一键下单。
在这样一个未来家的构想下,原本孤立冰冷的智能终端有机的结合起来,互相联动形成一张有温度、有情感的智慧生活网络,最大程度为用户带来便捷、舒适、安全、健康的生活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