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未来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投融资合作,易纲表示,将遵从市场规律,坚持市场主导。顺应“一带一路”建设市场化运作的需求,资金支持主要以商业性资金为主,尽量减少提供减让式资金,政府性资金主要起撬动私人部门资金的作用。私人部门投资是主力,政府投资主要发挥杠杆作用,撬动并引导私人部门投资。
此外,易纲认为,应客观全面地认识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如果债务增加伴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民生的改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贫困率降低等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指标的改进,是有利于长期债务可持续的。另外,投融资决策既要充分考虑市场主体的资本金约束,合理设计融资结构,有效管控风险;也要充分考虑一国总体的债务承受能力,加强投融资的统筹协调,确保债务可持续。
结合中国金融业开放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以发挥开放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持作用。易纲强调,本币债券市场的发展和开放能有效动员长期资金参与,并缓解货币错配风险。更多地使用本币有利于降低汇率风险和货币错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