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多多美国上市ipo招股说明书商业模式8年3变-蜗牛派

房多多美国上市ipo招股说明书商业模式8年3变

10月8日 , 房多多向美国SEC提交了招股说明书 , 将在纽约申请首次公开发行 , 寻求募集最多1.5亿美元资金 , 计划交易代码为“DUO” , 而发行量、发行价格区间等信息暂未透露 。

这意味着 , 之前房多多传闻将在香港上市的消息都烟消云散了 。

2018年6月 , 据媒体消息称 , 房多多即将在2019年初在香港上市 。

2019年10月12日 , 房多多方面向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表示 , 公司从未表示要在香港上市 , 现在处于上市静默期 , 上市过程的细节不太适合对外发声 。

从2014年筹备到2019年10月IPO , 房多多的上市之路并不容易 。 长达五年的历程 , 房多多踏着互联网热潮成立崛起 , 又在风口散去时上市 , 然则未来挑战还有许多 。

漫长上市路

根据天眼查数据 , 2013年11月 , 房多多成立香港公司—FANGDD NETWORK HOLDING LIMITED , 并通过股权质押的方式 , 将旗下上海房多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房多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房多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三家实体公司“装进”其中 , 这被外界视作房多多打算海外上市的前奏 。

2014年 , 房多多的平台交易额突破2000亿元 , 与万科和链家年度交易额相近 。

规模高速扩张使得房多多备受资本青睐 。 根据天眼查数据 , 2012年至2015年期间 , 房多多共获得4轮融资 , 最后一次是2015年9月获得的2.23亿美元的C轮融资 , 当时估值超过10亿美元 。

2014年 , 擅长资本运作的原万科副总裁肖莉加入房多多 , 肖莉曾在公开采访时表态称 , 自己去房多多就是为了帮其上市的 。

但2015年之后 , 房多多没有再进行过融资 。

此次上市 , 房多多计划募资金额为1.5亿美元 , 用于增强研发能力 , 投资于技术、销售、营销和品牌推广、营运资本、以及包括为补充业务、资产和技术进行的潜在投资和收购等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

值得注意的是 , 房多多的估值出现下滑 , 本次募集的资金尚不如其2015年C轮融资数额大 。

历时五年 , 为何选择现在上市?

10月12日 , 中原地产首席研究员张大伟向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表示:“房多多前几年公司规模发展不够 , 现在这个时点既是无奈的选择 , 也有可能是最后一次冲刺 。 ”

时代周报采访人员翻阅招股书 , 房多多从成立至2016年内连年亏损 , 其中 , 2016年净亏损3.321亿元 。

但从2017年开始 , 房多多实现盈利 , 当年实现净利润为人民币60万元 。 2018年 , 净利润为1.04亿元;2019年上半年 , 净利润为1.003亿元 。

商业模式不断腾挪

漫长的上市路背后 , 房多多商业模式不断挪移 。

2011年 , 中国互联网崛起 , 并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互联网用户数量 。 随后 , 这股热潮延伸至房地产领域 。

作为房地产行业的连续创业者 , 段毅和其在中欧商学院的同学曾熙、李建成共同创立房多多 , 定位为地产垂直领域的淘宝 , 并自称全国第一家移动互联网房产交易服务平台 。

房多多从新房代理起步 , 采用B2B模式 , 从开发商处获取项目 , 然后分给中介公司销售 。 借此方法 , 房多多成功打通了中介资源 , 公司成立之初便开始飞速壮大 。

2014年 , 房地产市场进入下行周期 , 开发商为了尽快卖掉手中的房子开始同时签多家分销商 。

在新房市场不占渠道优势的房多多开始转战二手房市场 , 发展模式由B2B变成O2O , 并提出“直买直卖”的口号 , 让买卖双方自行交易 , 且服务费远低于市面上平均2%的中介费 。

这种模式在初期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具备不小的优势 , 但房地产电商属于低频交易 , 鲜有回头客 , 加之房地产交易流程复杂 , 使得纯线上、去中介化的经营模式无法持续 。

2018年 , 段毅曾向媒体坦言 , 房多多为这个错误买单花了3亿元 。

今年3月 , 房多多的商业模式再次转变为“To B” , 标语也换成了“全网经纪人直卖平台” , 打造一个新房、二手房代销的服务平台 。 其宣称 , 通过互联网帮助房地产经纪人完成交易 。 并承诺 , 做独立平台 , 不自雇一个经纪人 , 不开一个线下店 。

在此模式之下 , 房多多的盈利主要来自交易抽成以及增值服务 。 2018年佣金抽成20亿元 , 同比增长23% 。 增值服务收入2.5亿元 , 同比增长67% 。

“房多多经历了多次方向调整 , 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一个多亿 , 全年应该会达到两三个亿的净利润 。 但如果要进一步扩大发展 , 还需要继续探索 。 ”10月11日 , 明源地产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艾振强向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表示 。

仍然面临挑战

近两三年来 , 互联网房产中介从巅峰逐渐走向消亡 。 爱屋吉屋破产 , 平安好房离场 , 好屋中国卖身 。 这场从线上发起的探索依然未有成功范本 。

在招股书中 , 房多多提到 , 由于其市场以交易为导向 , 其主要竞争对手为贝壳以及以流量为导向的平台 。

这部分竞争对手 , 包括譬如房天下以及安居客等平台 。 从目前来看 , 房多多的竞争优势并不突出 。

根据易观千帆指数 , 2019年8月 , 安居客的月活指数为1928万 , 贝壳找房的月活指数为806.1万 , 而房多多的月活指数为21.8万 。

10月11日 , 一位广州中小型中介机构负责人向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表示 , 在平台的选择 , 房多多并非他的第一选择 , 这主要依据的是综合实力以及房源数量 , 而增值产品服务这块 , 有的平台在入驻后会免费赠送 。

张大伟向时代周报采访人员指出:“房多多模式曾经填补了市场的空缺 , 将经纪人和新房关联在一起 , 但随着经纪公司转型 , 开始直接从事新房业务 , 资本市场已经对于这种模式不太认可了 。 例如在美股上面的搜房网 , 市值从过去最高点的300多亿元人民币跌落到现在的10亿元人民币左右 。 ”

10月12日 , 深圳中原董事总经理郑叔伦向时代周报采访人员提出:“房地产的电商平台都还没有成功个案 , 目前很多传统的中介公司近年来都在大力发展线上力量 , 务求做到线上线下全面开花 。 像房多多这样的互联网中介的确存在一定发展压力 。 ”

庞大的注册用户是房多多手中的一张王牌 。

据招股书显示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 , 中国有将近200万名房地产经纪商户中 , 房多多平台的注册经纪商户数超过91万名 , 渗透率超过45%;截至2019年6月30日 , 房多多平台拥有超过107万名注册经纪商户 。

虽拥有较高的注册用户 , 但其创造的平均效益并不高 。

2018年 , 在房多多平台上闭环总交易量(GMV)为1137亿元人民币 。 同比增长54% 。 以2018年的数据来算 , 由此算来 , 每个经纪人的平均(GMV)仅在12万元左右 。

房多多要想在资本市场表现强劲 , 仍要迎接更多的挑战

分享到:更多 ()
Copyright © 2015-2024 woniupai.net 蜗牛派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16507号-1 | 本站内容采用创作共用版权 CC BY-NC-ND/2.5/CN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