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宁国市以特色农业为导向,确立了“打造安全放心农业、高品高效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的整体发展思路,成功跻身“全国首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并积极争创“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
找准产业定位,明晰发展思路
探索生态农业新模式,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综合种养,挂牌保护保障性蔬菜基地3000亩,探索稻药轮作、稻鸭共育等模式,成功解决了笋壳、笋蔸等废弃物青贮成羊饲料的技术难题。打造品牌农业,大力开展“三品一标”认证,鼓励开展自律性检测室、数据对接监管平台、委托定量检测等,山核桃、宁前胡、笋干、牡丹、黄花云尖茶叶等获得地理标志登记,铁皮石斛正在申报地理标志登记,现已获得24个产品获绿色认定、21个产品获无公害认证,38个产品获有机认证,全市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发展农业+乡村旅游,以“皖南川藏线”为突破点,每年安排2000万元的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培育休闲化农庄、农场,促进农旅融合,恩龙世界木屋村、千秋风情园获批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天地庄园、世京果园、山门洞景区获批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破解要素资源,深化农村改革
今年以来,宁国市围绕“全面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的这个目标任务,在全市38个村实施了“三变”改革,筹建了宁国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建立农业农村投融资平台,充分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生产,壮大集体经济。与此同时,积极鼓励对外合作,盘活存量资源。其中,詹氏公司通过与“三只松鼠”合作,年新增订单1.2亿元;山里仁公司与良品铺子合作年配套加工9000万元,盘活加工产能;总投资5.5亿元的上海紫燕食品华东工厂项目,以及万头湖羊项目、乌骨羊深加工项目也纷纷落户宁国。此外,加快了困难企业经营转型,林苑食品引进合作将养殖小区改造成“皖南川藏线”上的房车营地项目、吴家大院公司与上海团队合作发展农旅结合项目,轻装运营。
加强人才培养,壮大经营主体
宁国市全力抓好乡土人才培养,筛选出有文化、懂技术、头脑灵活、信息灵、掌握一技之长的复员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工作为乡土人才进行精准培养,按照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不同类型,分门别类进行规范培训教育,着力挖掘、培育一批农业工匠。构建广覆盖多梯队经营主体队伍,采取政策扶持、项目倾斜和技术帮扶等措施,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构建企业家社会。目前,宁国市已培育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19家;注册农民合作社429家,其中,国家级合作社10家、省级合作社7家;注册家庭农场1250家,其中,省级示范农场25家。
(责任编辑:罗晓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