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派消息,4月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今日召开发布会,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副司长刘勇在会上表示,截止到昨天(3月31日),湖北累计设置安置点69个,安置将近6000人,救助13000多人,发放临时救助金3500多万元。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针对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方面,各地民政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
刘勇回应称,中央对疫情期间困难群众的生活非常关心,也高度重视,各级民政部门迅速行动起来,扎实开展工作,确保困难群众在疫情期间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从了解掌握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情况:
一是各地采取了多种措施、多种办法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湖北对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孤儿、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这些特殊的困难群体,按照城市人员不低于500元、农村人员不低于30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物资救助。同时,设置一些临时安置点,为住宿困难的滞留人员提供集中安置,并按照每人每天300元的标准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对那些生活无着、确实困难的滞留外地人员,按照每人每天300元的标准给予临时救助。截止到昨天(3月31日),累计设置安置点69个,安置将近6000人,救助13000多人,发放临时救助金3500多万元。另外,天津、江西等地向困难家庭发放了米、面、油、蔬菜、口罩、消毒液等实物,帮助困难群众度过难关,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二是加大了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力度。特殊困难群体主要是指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还有一些重残的、重病的患者。对他们的帮扶,各地都在努力,比如全国各地都在努力妥善照顾好由被隔离收治人员负责监护或者照料的对象。
“过去这些对象是被人监护或者照料的,但是现在这些监护人或者照料人被隔离、被治疗了,所以地方的民政部门要把这个活儿接过来,提供妥善的照顾服务”刘勇说。
例如湖南、山东等地,为一线防控人员的直系亲属提供临时的全免托养服务,很多地区主动探视和及时帮助居家隔离特殊困难人员;再比如,上海建立了疫情一日一报制度,全面排查、重点关注,及时掌握相关人员的健康和生活情况。
三是社会救助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各地运用多种手段、多种办法,简化程序,提高办理速度。比如内蒙、江苏、青海等地,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科技手段,推动社会救助全流程线上办理。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蜗牛派
民政部:立即全面取消行业协会商会违规收费
科大讯飞首款立式大屏AI学习机LUMIE 10系列正式上市
傅利叶智能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GR-1通用人形机器人
网易旗下游戏《永劫无间》将于7月14日转为免费游戏
蔚来等16家车企“握手言和”签署《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
开发者知识分享社区“博客园”寻求商业化努力绝境求商开设捐助通道
软银旗下ARM寻求上市前提高芯片设计价格 已告知多家智能手机制造商
瑞萨电子发布全新工业用微处理器MPU—RZ/T2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