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业女“创客”的感悟-蜗牛派

一个农业女“创客”的感悟

  “大家常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好像‘种红薯,卖红薯’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亲身经历告诉我:没有科学技术、创新思维,红薯都种不成功、卖不出去!”日前和记者谈到农业创业,西安市优秀科技示范户胡小黎感叹不已。

  今年36岁的胡小黎,是别人眼中的创业成功者,她身上贴着“80后”、创业成功者等众多标签。大学毕业的胡小黎,2008年选择返乡创业种红薯,将食用型红薯叶“皇后菜”成功推向市场;2009年牵头成立西安市灞桥区乐思薯红薯专业合作社,任合作社理事长。

  “科学思维就是不能蛮干,但要不断创新!这可是我亲身经验的总结。”胡小黎告诉记者,2011年正处创业初期,她为了节省成本,用相对低较的价格流转了20亩没有任何灌溉条件的砖瓦厂废弃地。那一年的种植季节,天气非常干旱,只能天天盯着天气预报,只要预报有雨,便组织工人进地,但是老天总在开玩笑,直到将20亩地全部种完也没等来一滴雨。虽然最后尽最大努力进行了抗旱挽救措施,但20亩地的红薯苗几乎全部毁掉。碰壁之后,胡小黎把“科技”摆在首位,四处打听红薯种植专家,登门请教、学习新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国家级甘薯体系研究员刘明慧现在是她合作社的科技特派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宝鸡农科所都是她合作社的技术依托单位。有了技术支撑和行家作保障,合作社发展突飞猛进。

  自己接受新科技容易,但要让其他农户一起接受可不容易。刚开始,有很多农户固执于一直延续下来的传统操作方式,任她磨破嘴皮,就是不接受新的种植技术。“我针对这一批人员作了分析,发现这些人往往都是年龄偏大,在农村待了一辈子,思想保守,不易接受新事物。于是,任他们用当地传统技术操作,不闻不问、不加干涉,用时间和事实证明一切。果然不到一个月时间,他们负责耕作的地块不但死苗率达到60%,而且杂草丛生、返工量极大。最后通过实际效果,这一批人渐渐地都接受了新技术。合作社现加入农户183户,种植面积1100余亩,通过合作社的示范带头引领作用,使得彩色红薯种植户年收益增加20%。”胡小黎介绍。

分享到:更多 ()
Copyright © 2015-2024 woniupai.net 蜗牛派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16507号-1 | 本站内容采用创作共用版权 CC BY-NC-ND/2.5/CN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