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好的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这两大风口,让你的梦想起飞。一个人,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就可以成重构一个世界,开创一番事业。在河北就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是人们眼中的“怪才”,他们“脑洞大开”,热衷于发现思考,也乐于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创意,他们有一个名字叫“创客”。他们有把“小黏土”玩出大名堂的90后网店掌柜,也有跟吃货“死磕”的“举个栗子”的创始人……言归正传,善财带你走近他们的精彩创业故事。
小黏土玩出“大名堂” 网店月入20万
她有一双灵巧的双手,把手中的小黏土玩出了“大名堂”,创办着一家黏土圈里小有名气的网店;她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当网店月已入20万时,她选择了再次创业,联合黏土达人成立了“轻土学院”网络工作室,给爱好这种新型手工的年轻人提供网络教学。她就是“轻土学院”工作室创始人,河北医科大学的90后女孩——张儒娅。
2013年,还是个高中生的张儒娅从网上购买了自己的第一套粘土,她说“我喜欢粘土,这是一个千变万化、充满灵性的手工”。高考结束后,妈妈支持的6000元启动资金让她开一家经营黏土的网铺的梦想成真,也让她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营业额的不断攀升却带来了“甜蜜的烦恼”——断货了。为不失信于买家,她不计成本的购进原料,硬是顶住了那段艰难的时期。后来,妈妈为她追加了第二笔2万元“天使投资”,成了她人生的“合伙人”。上大学后,张儒娅的网店步入正轨,月营业额最高时超过20万元,“墨叔的手工铺子”成了一家圈子里小有名气的店铺。此时,她又联合全国几十位粘土达人成立了“轻土学院”网络工作室,推出免费公开课和收费精品课程,目前已有数千人的规模。
未来要出本黏土教学的书,把大陆和台湾的黏土艺术融合起来出点新作品,开一家实体黏土的工作室……张儒娅又开始计划着如何“折腾”些出新名堂,这方寸之间的黏土手艺,让她找到人生方向。
善于发现商机的校园达人
“受父辈影响,从小就立志成为企业家,希望能做一些影响别人生活的事情。”本着这样的信念,河北经贸大学的陈文强在大学第一年,就踏上了创业之路。
从“偷偷摸摸”在宿舍销售校园宽带套餐,到后来发现校园快递商机建立石家庄连锁“快递收发室”挤身快递行业,陈文强都在从别人忽视的小细节中探索和发现,尝试与创新。当陈文强的“快递收发室”从每天派出20个快递发展到2000多个快递时,他把“快递收发室”卖给了阿里巴巴的菜鸟服务站,通过转型踏上了创业的另一个高度。
陈文强带领着他的团队,着手于开发乐校APP,投身进入校园O2O市场。“转型遇到许多困难,为招一个APP开发工程师,我曾打过近2千多个电话,”陈文强说。终于在2014年,大三期间陈文强团队投入上百万成立乐校公司,专注校园O2O服务。虽然经营过程中因为经验不足吃过亏,但坚韧的陈文强没有放弃,如今,“乐校”现已估值几千万。
现在,乐校已经在全国招募了1000所高校的校园合伙人。陈文强说,“乐校官网现在还在大力招募优秀的校园合伙人,我们不是招代理,是带着大家一起创业。”
一个卖栗子的创业故事
河北经贸大学的80后乔志忠称自己是一个“纯草根创业者”。出生于山西的他受晋商文化的熏陶,从小就会通过贩卖蚕宝宝来挣零花钱。上大学后,他更是为了自己的创业梦,做无数次的尝试。
他兜售过圣诞卡处,卖过杂志、煮蛋器、暖手宝,并发行出版过《河北经贸大学校园文化扑克》,3天卖了1000余套。挫折与失败伴随着更多经验与思考,为乔志忠下一次的创业做着更充分的准备。由于爱好魔术,并坚持把魔术做到极致,乔志忠得到了更多的锻炼和机会。他凭精湛的魔术技艺登上过河北电视台的舞台,也因魔术结识了与他共同创业的7个年轻人。
终于,他与他的合伙人们盯上了栗子,开创“举个栗子”品牌,并把“小栗子大梦想”做为使命。他们为做出差异化,找出创新点,从栗子品质,制作的手法和“一份吃到3颗坏栗子,可以再免费调换一份”的承诺出发,通过互联网+的思维营销手法实现了大众对“举个栗子”的认可。
2015年8月,举个栗子首家商场店万达店开业,12平营业面积,5个月半销售额为240万元。目前“举个栗子”已有21有门店,微信和支付宝平台共有粉丝会员10万余人。他们还组建了自己得栗友群,倡导美食、运动、爱心等价值输出,还会组织一系列线下活动,如跑步、新品内侧、爱心捐款等。
从龙套到演艺公司 “小人物”的演艺梦
欧金亮是河北传媒学院表演艺术学院的学生,还未毕业的他却已经有了自己的戏剧影视工作室,热爱表演的他早早在大三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梦。
欧金亮曾经利用假期时间跑过很多剧组,从龙套演员到生活制片助理,大大小小许多剧组都曾有过他的身影,也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演艺之路。在跟组的这段时间里,欧金亮幻想过很多次,想要拍摄一部属于自己的片子,这个念头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
在大三快要结束的时候,欧金亮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终于让自己的梦想成为了现实——成立了比如戏剧影视工作室。工作室的成员平均年龄只有22岁,年轻的他们怀揣着同样的梦想,就是要做一部自己的网络剧。万事开头难,在克服了重重困难之后,他们的第一部网络剧《嘻哈囧人铺》终于诞生了。
在圈子里崭露头角的比如工作室也得到了学校的支持,成功入驻河北传媒学院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现已在工商注册成功,成立了河北比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并成功拍摄了多部网络作品,并受邀参加了辽宁卫视《笑料炖包袱》等综艺节目。
虽然已实现了最初的梦想,但这群敢于追梦的小伙伴们仍不忘初心,在梦想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一个27岁女生的餐饮“帝国”
在秦皇岛说到吃涮肚火锅,很多人都会想到“爱肚火锅”。这家在全国已有40余家合作商户的火锅店背后的创始人之一竟然是一个刚走出校园没有多久的27岁女生。
杨红圣在大学期间就曾在秦皇岛最大的餐饮集团天粮餐饮集团兼职,毕业后在该集团正式入职。刚入职的第一个季度便表现出众,业绩排在华北运营中心的第一名。杨红圣坦言说,在天粮工作两年左右的时间,她学习并积累了餐饮行业的招商、运营等方面的经验,同时也结交了不少餐饮行业的精英,有了更清晰的职业规划。
在2014年的8月份,杨红圣找到了两位合作伙伴,投入自己的全部积蓄选择了创业,筹办了谊帮美食工作室。在工作室的经营初获成功后,他们又马不停蹄的开办了第一个餐饮项目——“谊帮串门涮肚烧烤”。虽然店面只有79平米,但第一个月的销售流水达26万元,俩个月的时间,基本收回成本。
杨红圣和合伙人并没有被成功冲昏头脑,他们决定拉起行囊,奔走在全国任何一个蕴藏美食的地方。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并创新,在2015年9月份的时候又成功的将第二个项目投入市场“爱肚iDo涮肚火锅”进行全国范围的招商。
现在杨红圣的这两个项目均已向中国商标总局提交了商标注册申请,并且在10月份注册了餐饮公司——秦皇岛爱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拥有下属员工30余人,年营业额突破百万。
比起大部分同龄人,杨红圣的事业已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但她未选择停歇,仍然秉承着“一队人,一条心,一件事,一辈子”的信念,和她的团队一直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