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简介:
全球化的高峰与全球价值链形成
战后全球化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2008年,全球化经历了两波增长高峰,增长力量从发达经济体扩展至新兴市场经济体,全球生产活动从传统贸易生产逐渐发展为全球价值链生产;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化开始进入稳定期,全球贸易开放度不再有显著的提高,甚至出现轻微下滑,各国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也开始下行,全球价值链开始面临一定的挑战。从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原因上看,比较优势是根本原因,成本降低是必要条件,跨国企业是推动力量。全球价值链极大地提高了全球经济效率,使得全球开启了高增长、低通胀、低波动的大稳定时代。
逆全球化对价值链系统的两大挑战
发达经济体“去工业化”行动下,制造业空心化现象较为严重,结构性失业显著提高,由此推动了政府颁布促进制造业回流的政策激励。同时,贸易保护主义下经贸摩擦的不稳定因素不断反复,多个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相继问世,全球贸易格局和全球价值链面临重构压力。疫情导致全球价值链的弊端暴露:第一,产业链中心国家生产停止将使整个供应链遭遇打击;第二,全球价值链错综复杂,各国之间的相互制约增多,形成了冲击的放大机制;第三,发达经济体在疫情期间面临国家安全和健康风险;第四,跨国贸易需要人口和货物的自由流动,与疫情防控形成两难的局面。
报告预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