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大叔跟大家分享的都是一些*流吸粉的流程,但是一个完整的商业模式不但要有前端的*流,肯定也要有后端的变现,所以这次大叔就来给大家分享我们可以如何利用发售来实现变现。
我们可以把任何东西通过塑造价值或者造势让用户感知到我们所做东西的价值并不断的让用户产生好奇,而这个好奇心的程度跟我们去做发售的时候的密度和连贯性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也就是说,当我们把发售的密度和连贯性做的非常好的时候,那发售也就水到渠成了。即使只是卖一份电子教材或是网课视频,用完整的剧本流程去转化用户,把发售的密度和连贯性做好,成交的比例也会比不做这些高上许多倍。
1、做流量的四个阶段
一般来说,我们对流量的理解会经过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初级阶段:种子流量阶段。最开始我们去做流量的目的就是为了积累种子流量,在这个阶段我们会用一些比较“笨”的办法,像被动*流啊,水群啊,然后或者别人推荐我们,这些都是种子流量阶段的工作。
在这个阶段,只要我们能搞到流量,只要有好友不断的添加我们就够了,无论粉丝的价值是否被我们能被我们挖掘出来,至少这些用户都已经加到我们的微信上了,我们心理就上默认这个用户就属于我们。但其实这些个用户并不属于任何人,他们是属于市场的。没有专门设计和优化转化的环节,就相当于在搬砖,在做苦力活,赚钱少甚至不赚钱。
第二个阶段叫中级阶段:裂变变现阶段。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有了基础的用户,但是我们想让用户快速倍增,快速的去裂变,产生更多的用户。所以这个阶段也就是我们的进阶阶段。
我们在初级阶段经过了一段时间,对流量这个东西理解了,就感觉好像不能这样做了。于是在裂变变现阶段我们会完善产品和转化这两个环节,我们的产品已经保证能让用户拿到之后超预期,我们的转化已经保证流量能进来,我们能把这个流量顺利地转化成销售,然后来卖我们的东西。
这两步做到位,我们就只需要关心流量一个环节,也就是说我们只需要去做流量就能保证赚钱。这时候获取流量有两个比较核心的问题。第一个是获取流量的速度,第二个是获取流量的成本。所以我们需要通过裂变做到更快和更低价的获得流量然后进行转化。
第三个阶段是高级阶段:变现裂变阶段。他跟第二个阶段有什么区别呢?裂变变现是先裂变,再去变现,而变现裂变则是先变现再裂变。那为我们付费过的用户肯定是更加信任我们的用户,让他们去实现裂变会更加的简单。在这个阶段我们学会了优化自己的环节。
最后一个阶段也就是极限阶段:控制流量成交阶段。极限阶段就是设计了整个让用户从从陌生到购买的环节。我们在过程中要控制成交的极限人数,就比如说我们去报名课程,报名训练营的时候往往会发现他们总是会说仅有多少个名额。
这个阶段的关键就是在设计陌生到购买的这个过程中,要能意识到大概这一次发售能吸引到多少人,然后把名额设置在少于这个人数的百分之二十。这样我们才可以把发售做的非常成功。这四个阶段的后面三个阶段都跟赚钱紧密相关,只有第一个阶段只谈流量不谈钱。所以为了不要让大家误入歧途,就在这里把变现的思路传递给大家,再结合之前学习的被动*流技巧才能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商业变现链路。
2、发售要点
做发售必须要学会的一个技巧就是降维打击,要用极限阶段的思路去引导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的用户。
举一个例子,高中生A跟高中生B说做人要大度,不要心胸狭隘,B是会觉得A说的太有道理了,还是反手甩A一个耳刮子然后让A大度给他看看?我们两个都是高中生,学的东西都一样。为什么我要听你的呢?那如果是一个大学生去教高中生,或者是一个高中生去教小学生,就不会有这种问题,因为我们触及了他们的知识盲区。
现在市面上的很多跨领域互联网跨传统企业和互联网跨线下门店,都是在用降维打击的方式在引导自己的用户。同样,经过这次分享之后我们对流量的理解都在极限阶段,一定要去引导其他三个状态的人,因为他们不懂,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去做的过程中他们就愿意信服。
除此以外,我们还要理解我们在发售的时候,我们到底在做什么。朋友圈发售的核心目的就是造势——让陌生用户知道并建立基础的信任和好奇的一个过程。
只要我们的势能起来了,做的这个事儿就肯定能成。很多行业都在用大叔讲的这套发售流程,比如说微商,每一次微商去做招商,去做新品上线的时候都是在做发售,还有院线的新电影,无论是网剧还是还是实拍大电影这样的一种形式,我们会发现在每一部电影上线之前,甚至在这个电影还没有拍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预热了。然后另外一个就是网红mcn机构,他们每天一个网红,在推这个网红的ip的时候其实跟发售的流程是一模一样的。
那这次大叔的分享就先到这里,做一个小总结,我们要站在控制流量阶段的视角来设计*流转化的闭环,同时站在这个高纬度对低纬度的用户进行引导,在发售过程中要让用户知道并建立基础的信任和好奇。在下一次的分享中大叔会剖析发售的全流程,所以下次也是干货满满,有兴趣的小伙伴记得关注大叔的更新动态,了解更多优质原创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