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在大会发言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疾控机构作为疫情防控的主力,在预警监测、流行病学调查、防控措施的提出和实施等方面,也未能充分发挥作用,面临着能力不足、专业话语权无法满足疾控现代化治理要求和日益多元化的群众需求。
高福提出,要加强疾控机构核心能力建设,提升专业话语权。为此,他给出四点建议:厘清行政部门和技术部门职责;体现疾控机构专业的独立性、权威性和自主性;强化协同意识和能力;加强各级疾控机构核心能力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制,引发热议,多名专家就此话题发出声音。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立明说,“我国现在是分级财政,也就是分级负责。”他希望通过疾控体制改革,使疾控机构能够上下一条线,“今后最基层的一定是对中央负责,这样我们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这是整个体制机制建设需要考虑的事。”
“应优化推进疾控体系管理体制改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所长施小明建议,要建立以技术和专业性为主,兼具一定行政职能的国家疾控中心,将传染病报告、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环境健康安全、辐射安全等涉及公共卫生安全的事项列为中央事权,由国家疾控中心管理,将慢性病、营养、妇幼、学校等不涉及中央事权的事项列为地方事权,由地方疾控中心管理。“理顺疾控机构与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关系,推进信息共享、工作协同和防治结合。”
高福也强调,既要有明确的机构定位,也要优化现有管理体制。他认为,对疾控体系统筹管理和整体规划还有待加强。“目前上下级疾控机构之间仅有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处理疫情时难以形成有效合力。”
高福建议,应强化上级疾控机构对下级疾控机构的管理,将属于中央财政事权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行业务垂直管理,强化全国疾控系统“一盘棋”,同时,完善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信息共享、工作协同的模式,加强疾控机构对医疗卫生机构疾控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考核,明确疾控机构在防控工作的专业核心地位。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蜗牛派
科大讯飞首款立式大屏AI学习机LUMIE 10系列正式上市
傅利叶智能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GR-1通用人形机器人
网易旗下游戏《永劫无间》将于7月14日转为免费游戏
蔚来等16家车企“握手言和”签署《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
开发者知识分享社区“博客园”寻求商业化努力绝境求商开设捐助通道
软银旗下ARM寻求上市前提高芯片设计价格 已告知多家智能手机制造商
瑞萨电子发布全新工业用微处理器MPU—RZ/T2L
微软Bing在线绘图ImageCreator功能正式公测所有用户都可直接使用
引入OpenAI大型语言模型后 必应搜索引擎访问量增加15%
宝尊集团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加速全面上云与数字化产品集成
网宿科技嘉定云计算数据中心入选“2022年上海市新型数据中心创新发展案例”
索尼中国新品发布会定档2022年3月29日 ZV-E1相机可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