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云台超防抖 vivo X50系列首发,什么是微云台超防抖?-蜗牛派

微云台超防抖 vivo X50系列首发,什么是微云台超防抖?

6月1日消息,vivo将在今晚7:30发布X50系列影像旗舰,由刘雯代言。

vivo X50系列首发微云台防抖,官方介绍,这是一种突破传统光学防抖固封的全新技术,将光学防抖的有损防抖向机身防抖的无损防抖转变。即便是抓拍运动场景,图片边缘与中心画质仍然一致,而视频输出也更加稳定流畅。

据悉,搭载微云台防抖技术的主摄镜头其实并没有太大,但结构却极为复杂:通过电磁感应对主摄产生的位移进行补偿,从而抵消画面的抖动,是一种无损形式的机械防抖。

微云台不仅在防抖上效果提升显著,vivo X50系列在暗光场景下的拍摄能力也突飞猛进。一方面是因为防抖微云台可以有效降低安全快门,另一方面也会有更多光线进入镜头,从而达到“暗光也清晰”的拍摄效果。

除此之外,轻薄是vivo X50系列的另一大看点。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vivo X50的机身厚度只有7.49mm,成为迄今为止最薄的5G手机。

核心配置上,vivo X50系列采用的是小孔径挖孔屏方案,其中vivo X50采用的是直屏,vivo X50 Pro采用的是双曲面屏,可能搭载高通骁龙7系列5G移动平台,支持SA、NSA双模5G,支持超级快充。

昨天vivo举行X50系列微云台技术线上沟通会,介绍了另一种有别于EIS和OIS的防抖方案。

从本质上来看,微云台技术和OIS光学防抖比较像,只是OIS光学防抖是镜头的悬浮,而微云台则是将整套相机模组给悬浮起来了。

从vivo给出的资料来看,微云台镜头模组包括限位机构、双滚珠悬架、镜头、音圈马达、双S型FPC排线、T-FPC、磁动力框架以及保护盖构成。

由于其结构更加复杂,所以整体面积约为普通主摄平均占版面积的5倍、潜望式摄像头的3.2倍,是云台实现小型化的难点,也是业内面对的主要挑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vivo采用异形结构磁动框架堆叠方式,最终实现了微云台镜头的小型化。

经过不断的尝试,最终vivo采用异形结构磁动框架堆叠方式,解决了这一难题。经过工程师团队的努力,最终实现了363mm²占板面积,厚度仅有4.5mm。而且它采用双S型FPC排线,经过上百次制具调整,厚度仅有0.07mm。

相对于传统光学防抖技术,微云台具备先天的结构优势——无损防抖效果。在技术层面上,微云台在防抖运动中模组内部不存在相对位移,而是100%模组的整体防抖,可实现多个方向的防抖校正,从而获得比普通OIS更大的防抖角度(可防抖范围面积也达到了OIS光学防抖手机的3.2倍),更大程度保留画面完整性。

其次,微云台还能有效延长曝光时间,具备更强大的夜拍能力。根据vivo实验室提供的数据,微云台的防抖暗光成片能力是无光学防抖的12.5倍,普通光学防抖暗光成片能力的2倍。

除了vivo,华为也在去年开始就联合大疆研究微型云台的手机解决方案,如果不出意外该技术会被年底的Mate 40系列首发,至于vivo和华为的微云台方案谁更给力?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更多 ()
Copyright © 2015-2025 woniupai.net 蜗牛派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16507号-1 | 本站内容采用创作共用版权 CC BY-NC-ND/2.5/CN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