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团于2012年11月挂牌成立“企业大学”性质的核工业大学,由核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和研究生部组成。落户天津的首所“国字头”核工业大学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升级。
去年6月,天津市与中核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多领域开展合作。其中,中核集团将在津投资建设中国核工业大学,围绕核产业,建成集人才技能培训、硕士及博士学历教育、国际学术交流、核心技术研发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产学研创新示范基地。值得注意的是,当天,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工业大学、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与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签署了合作协议。
另有官方资料显示,中国核工业大学将搭建与国际接轨的高端教育培训实体,发挥其行业办学特色和优势,开展小规模、急需的本科专业教育,以满足中国核工业发展不同梯次专业人才建设需求。中国核工业大学将于2021年竣工建成。
早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时任院长万钢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曾建议:应从核工业发展国家战略层面考量,尽快支持创办中国核工业大学,储备好青年基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万钢彼时透露,中核集团正在以核工业干部管理学院、核工业研究生部两个事业法人办学实体为支撑,统筹集团教育培训资源,筹建中国核工业大学,搭建与国际接轨的高端教育培训实体。他还建议,参照中科院大学、社科院大学办学模式,在开展研究生培养和在职人员再教育的同时,发挥行业办学特色和优势,开展小规模、急需的本科专业教育,以满足中国核工业发展不同梯次专业人才建设需求。
万钢介绍,中国虽建有较为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但核产业链长,涉核学科专业方向多、差异大且交叉趋势明显,少数专业(如铀浓缩、后处理、核聚变等)同质性差、需求量小,国内现有涉核专业高校难以满足、总量供给有限。他举了2016年中核集团接收毕业生的例子,在2300余名毕业生中,核专业毕业的仅占20.29%,院所自主培养的不足6%。
他建议,国家尽快编制出台核专业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支持核科研院所自主培养后备人才;发挥核院所在“高校共建”中的作用,引导高校按照校企结合、产学研融合的要求,创新办学模式和机制,“走出去”联合科研院所或依托核科研院所设立核专业教学点,共同培养核专业人才。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蜗牛派
科大讯飞首款立式大屏AI学习机LUMIE 10系列正式上市
傅利叶智能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GR-1通用人形机器人
网易旗下游戏《永劫无间》将于7月14日转为免费游戏
蔚来等16家车企“握手言和”签署《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
开发者知识分享社区“博客园”寻求商业化努力绝境求商开设捐助通道
软银旗下ARM寻求上市前提高芯片设计价格 已告知多家智能手机制造商
瑞萨电子发布全新工业用微处理器MPU—RZ/T2L
微软Bing在线绘图ImageCreator功能正式公测所有用户都可直接使用
引入OpenAI大型语言模型后 必应搜索引擎访问量增加15%
宝尊集团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加速全面上云与数字化产品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