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银行业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运用的评估:小范围试用,商业模式还需探索-蜗牛派

中泰证券-银行业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运用的评估:小范围试用,商业模式还需探索

产业链调研的了解:区块链技术项目多,规模小。金融领域是区块链技术重要的应用场景,以小范围试用为主。1、金融行业比较适用于由多方参与的交易场景,包括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资产证券化、跨境支付等。区块链源于比特币,目前也是数字货币的基础技术之一。2、区块链在金融运用的价值:增进交易多方之间的信任,提高造假的成本,让客户更便捷、以更低的价格获取金融服务。3、金融行业在区块链技术上的投入最多。目前区块链技术主要应用于场外、低频的一些交易场景中,大规模应用案例较少。
金融行业应用区块链技术的主要挑战。1、交易制度改善效果有时好于区块链技术。区块链在金融的核心运用是解决信任机制。区块链在现实中只能部分解决信任的问题,且成本较高;而交易制度的优化,也能部分解决信任的问题。此时,区块链技术的相对价值就有所减弱。2、金融机构难于形成联盟。为了实现区块链技术更大规模的应用,亟需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并形成大型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盟链。由于大型金融机构对于话语权的要求高,在制度建设上很难以平等的方式达成协议。
大型金融机构在区块链的布局。1、金融机构中的区块链布局主要以银行和金融集团为主。银行的应用场景较为丰富,包括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资产证券化等,大部分头部银行都有多个项目落地。2、模式的特点:采用自建团队和外部合作的方式;基础平台和应用并行。在实施过程中,金融机构会首先搭建基础技术平台,注重底层技术研究,掌握核心技术能力。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具体需求开发应用,提升开发效率。3、目前大规模商用的项目占比较小,还有大量项目处于小规模试用阶段。
大型金融机构在区块链的局限与评估模式。1、内部使用限制其发展。区块链项目以私有链为主。从目前来看,金融机构牵头部署的区块链平台多为私有链平台,服务于本集团内部各单位之间的交互需求。2、大型金融机构运用区块链技术的评估体系。主要从技术水平和应用情况来评估金融机构的区块链技术。技术能力主要表现在系统性能和加密算法上。主要可参考申请专利数量、网信办备案数量等指标。应用情况主要包括核心项目的规模及开放程度已经应用场景的数量。
区块链和数字货币。1、数字货币的底层技术是区块链技术及其他技术的综合运用。2、央行数字货币进展与Libra等发展息息相关。中国版数字货币功能属性与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是数字化形态。央行在全球数字货币研究上处于领先地位。2、脸书发布数字货币计划,本质是互联网大型平台对货币话语权的争夺。Libra的金融属性:以一篮子银行存款和短期政府债券作为储备资产,采用100%保证金,是一种跨境自由流动的可兑换货币。Libra应该接受金融监管。Libra的技术属性:作为一种加密货币,具有联盟链、许可链、稳定币和非去中心化的基本特征;借鉴了多种数字货币的底层技术,实现数字货币公平和效率的平衡;以渐进的方式最终实现公有链、非许可链、去中心化的目标。

分享到:更多 ()
Copyright © 2015-2025 woniupai.net 蜗牛派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16507号-1 | 本站内容采用创作共用版权 CC BY-NC-ND/2.5/CN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