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影响力:★★★★★
社会关注度:★★★
如果说2019是商业体系多方失灵的一年,孙正义和他代表的规模化投资大概是首当其冲者。
Wework的上市折戟、Uber和Slack的股价暴跌,接踵而至的坏消息足以让这位62岁的投资家焦头烂额。而在几年前,孙正义无疑是果决作风的极佳代表,有时甚至让人们忘了软银的起家是电信业务而非投资。很大程度上,软银的成功正要归功于孙正义的离经叛道。
他总是以远超于同时代投资人所能想象的数额,投入到尚处于初创阶段的公司——20年前他投资2000万美元给阿里时,高盛联合富达等一干投资者凑来的投资额仅仅是他的四分之一,而同时期VC的单笔投资额通常仅在50-100万美元。
足够多的资本当然是构成超级投资的致命武器。很多情境下,孙正义都可以用他充沛的甚至是过分充沛的资金将公司从“之一”变为“唯一”。

WeWork sign on new shared coworking space of The We Company startup in Silicon Valley – Palo Alto, California, USA – November, 2019 in Silicon Valley – Palo Alto, California, USA – November, 2019
图片来自锐景创意
但在2019年,孙正义失灵。许多人已总结过原因:一方面,如今软银的投资金额已经到了整个一级市场乃至二级市场都无法消化的地步;另一方面,当互联网红利渐退、创投浪潮逐渐趋于平和,高举高打式的资本路数已经很难以为继。
孙正义显然看到了规模化打法的时代局限。以至于在最近的几次公开讲话中,他不厌其烦地传递出这样的信号:需要专注于创造现金流。“我们必须为我们的每一家公司准备足够强大的基础,这样投资者才能相信公司会做得很好。不仅仅只是营收、总商品价值以及日活用户数量。”孙正义说,公司应该在“实现盈利、现金流充足且可持续”的情况下上市。
2019年的末尾,人们总是津津乐道孙正义的“败落”。尤其是当人们谈到他疯狂的愿景基金时,多多少少都带着一丝痛打“非我族类”时的快感。
但客观地说,即便是如今,预测孙正义的成败仍为时尚早。投资是一个天性里就包含着长期性和不确定性的工程,更何况孙正义的投资大多是各细分赛道中的数一数二者,投资的最终命运实际上很难依据一时得失来论定。
当然,“全民声讨孙正义”自有其积极意义。这将是我们拆解未来商业迷局的一把钥匙:究竟什么样的公司、什么方式的投资、怎样的一二级市场互动才是更持续良性的?
这也是全体商业参与者的一场自我反思。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蜗牛派
科大讯飞首款立式大屏AI学习机LUMIE 10系列正式上市
傅利叶智能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GR-1通用人形机器人
网易旗下游戏《永劫无间》将于7月14日转为免费游戏
蔚来等16家车企“握手言和”签署《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
开发者知识分享社区“博客园”寻求商业化努力绝境求商开设捐助通道
软银旗下ARM寻求上市前提高芯片设计价格 已告知多家智能手机制造商
瑞萨电子发布全新工业用微处理器MPU—RZ/T2L
微软Bing在线绘图ImageCreator功能正式公测所有用户都可直接使用
引入OpenAI大型语言模型后 必应搜索引擎访问量增加15%
宝尊集团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加速全面上云与数字化产品集成
网宿科技嘉定云计算数据中心入选“2022年上海市新型数据中心创新发展案例”
索尼中国新品发布会定档2022年3月29日 ZV-E1相机可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