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西南交通大学创新创业研究中心在成都发布《中国大众创业指数(MEI-2018)》(大陆省域篇)。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创业指数省域排名总体稳定,创业指数呈上升趋势。从创业指数增长率来看,东中西部的差距正在缩小。
据了解,《中国大众创业指数》按照中国31个大陆省域的创业需求、创业服务、创业人才、创业产出四个板块共38个核心指标,通过客观赋权等方法,得出大众创业指数省域年度排名、东中西部创业发展态势、创业供给与需求变化、创业政策驱动效果等相关结论。
该课题组负责人、西南交通大学创新创业研究中心主任陈光介绍,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2018年与2017年相比,还是2017与2016相比,中国大陆东中西部创业指数都呈上升趋势。但从增长率来看,东中西部的差距正在缩小,2018年中西部的得分增长分别为8.65%、7.13%,但东部得分增长率仅为3.95%,而且2018年东部地区的增长率低于2017年,中西部的增长率则明显高于2017年。
“东部地区经过长期的经济发展,具有相对雄厚的经济基础以及创新创业基本条件,呈现良好的创业市场空间,这类省域大众创业需求指数得分较高。”陈光介绍,中西部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地区发展会催生大量的创业机会,仍然表现出较突出的创新创业需求,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潜在创业机会多,这类省域其大众创业需求指数得分也较高。
从需求指数上看,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江苏创业需求排名前五,是吸纳全国创新创业要素的集聚地。但是经济相对落后的海南(创业需求排名第10)、西藏(创业需求排名第14)同样具有巨大创新创业需求。
大众创业服务指数在大众创业指数中占据着非常大的权重,根据变异系数计算,其权重达到了30%。从服务指数得分来看,东中西部差异较大,最高分值是江苏98.12分,最低分值为西藏49.77分,而东中西部平均分得分分别是80.98、70.49、63.62。
“越是经济发展程度高,创业扶持政策力度越大,加上省域基础设施建设优、金融资本可获得性较高等特点,其大众创业服务指数得分较高。”陈光建议,中西部地区如果在未来想进一步追赶东部地区,必须更加重视提升创业服务,必须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优化发展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为创新创业发展提供保障。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蜗牛派
“双创云”在云栖大会发布 首日签约三大机构共建“数字孵化”
宁波高新区“飞地孵化器”两企业获全国科创奖
火炬中心推动“科技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行动”大学生招聘合肥高新区专场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