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公布了对新冠肺炎的最新研究结果与应对措施。报告指出,中国采取了历史上最勇敢、最灵活、最积极的防控措施。
1.病毒属性:新冠病毒是一种动物源性病毒;在武汉发现的早期病例被认为是通过动物传染到人的途径感染,截至2月25日,尚未查明动物来源。
2.病毒宿主:蝙蝠似乎是该病毒的宿主,但中间宿主尚未查明。
3.病毒特点: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新出现的病原体,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它既不是SARS,也不是流感。
4.传播途径:新冠肺炎在无防护下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在感染者和被感染者之间发生传播,在医疗机构中或可存在因医疗操作产生气溶胶而发生空气传播的可能,粪-口传播似乎并不是主要传播方式。
5.传播来源: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病例是来自武汉或湖北或与之有直接联系。社区传播非常有限,人际传播主要在家庭中发生。
6.易感人群:新冠肺炎病毒几乎人人易感,感染后是否具有免疫力需进一步研究;真正的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尚不明确,但相对较罕见,也不是传播的主要驱动因素。
7.患者特征:新冠肺炎患者通常在感染后平均5至6天(平均潜伏期5至6天,范围1至14天)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和发热等症状,多数患者为轻症可痊愈,重症和死亡高危人群为年龄60岁以上。
8.医务人员感染:流调显示,许多医务人员病例可能是在家庭内而非医院感染的。湖北以外地区的医务人员感染很少见。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感染并不是新冠肺炎在中国的主要传播特征。
9.封闭场所疫情:据报告,以下场所发生了新冠肺炎传播:监狱(中国湖北、山东、浙江)、医院等。人们在这些环境中的密切接触和潜在的环境污染是传播的重要因素。
10.中国措施:中国采取了坚定有力的综合性非药物性干预措施,非常有效地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为全球应对新冠肺炎提供了重要经验。这些措施包括:开展积极主动监测,迅速发现并立即诊断、隔离病例,严格追踪并隔离密切接触者,引导民众理解并接受上述措施。11.公众建议:
认识到新冠肺炎是一种全新出现的令人关注的传染性疾病,但只要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疫情暴发就可以得到控制,患者大都能够康复;
立即采取并落实最为严格的预防措施,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时时关注新冠肺炎及其体征和症状(如发热、干咳)的最新信息,不断调整应对策略;
人人做好准备,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来,严格保持“社交距离”,努力帮助老年人等高危人群。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蜗牛派
神策数据-从0到1打造企业数字化运营闭环白皮书
2020年中国电信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
与中国竞争:战略框架(英)-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委员会
使用人民币债券充抵场外衍生品交易保证金联合白皮书-CCDC+ISDA
2020年上半年美团夜宵指数发展报告-美团研究院
2020大社交趋势观察报告-袤则咨询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增刊:有序推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人行
探索印度的未来战略-美国亚洲研究所
十四五·双循环系列报告:供需内循环,渗透率与自主率全景手册-华泰证券
教育行业营销数字化转型白皮书-明略科技
成就伟大游戏类别洞察报告:读懂受众,做更好的手游-facebook
wetransport腾讯未来交通白皮书-腾讯研究院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实体零售全渠道及数字化发展报告(2020)
仲量联行:解构深圳发展40年与办公楼市场格局展望
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交通解决方案-德勤
HSBC-全球宏观策略: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大流行加速了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