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全渠道事业部首席技术官徐明强:数智化是新基建的关键-蜗牛派

微软全渠道事业部首席技术官徐明强:数智化是新基建的关键

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中国底层技术密集爆发,前沿技术探索不断,基础建设进入数智化阶段。

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中央明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明确新基建为信息基础、融合基础、创新基础三大设施

业界已普遍意识到新基建将支撑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但参与者也并非完全掌握其中的关键,相比国家倡导、大公司参与,设施建设仍需要规划明确路径、迎合商业需求。事实上,微软为代表的科技公司,已经默默耕耘了多年新基建,广泛影响行业建设。

新基建:纸面数据数字化不是新基建

相比过去的数字化,新基建倡导的数字化有何不同?

企业数字化最初先把纸面数据数字化,所有流程从办公室场景变为电脑流程,在数据识别中也运用了OCR、BI等工具,但业务效果差强人意。

问题在于流程尽管已经在线化,管理方式仍是传统流程,工作任务挤压处理依然存在,定时定点处理专项任务的习惯依然存在;业务数据、管理数据仍是手工录入,数据节点过少,机器分析不足,BI无法参与真实的业务场景分析。

微软全渠道事业部CTO徐明强告诉亿欧,许多企业最初“上云”积极,业务变化明显,伴随业务进入平滑期,再次进入缓速增长,原因在于业务没有全面使用数据结果。传统商业模式中,企业追求差异化产品,数字化时代个性化数据丰富了业务场景,市场强调柔性定制产品,过程数据对业务改造的价值被放大。

微软全渠道事业部首席技术官徐明强

“过去都是人记录数据,一个销售离职,会发现CRM里连客户电话都是错的,手动输入赶不上自动化带来的价值。”

徐明强发现,大量企业无法采集一手数据,退而求其次选择第三方数据,物联网感应器生产商也无法明确用户需要什么数据,在模糊、偏差、缺乏标准的数据下,用户的数据价值被进一步削弱。

在徐明强看来,管理意识是数字化关键,在运用数字工具时,传统数字化数据采集单一,使用过程数据才能服务个性化生产。

微软倡导在多离散场景下完成数据自动化搜集,包含流程管理、市场数据、工业设备、用户数据、应用表现等多维数据,同时微软的云技术也能充分支持数据快速抓取应用。

徐明强提到,企业主动捕捉现象很多,用户行为无时不刻在生产数据,相对地挖掘到的需求更多;在规模化生产中,不管是产品还是服务,数字化工具让业务发展边际成本更低,机器有数据学习,业务就能逐渐实现有机扩展。

小米在使用Azure服务中,需求增长飞速,关键在于小米将行为数据挖掘交给了云和IoT等自动化流程,探知用户新的需求后,新产品又会带来新维度数据,进而需要更多云服务资源。云服务需求只是新基建下数智化发展的缩影。

过去行业相互隔离,数字化和智能化工具带来大量新数据,数据的流动让行业边界模糊,智能化让行业产生聚合效应,例如腾讯由消费互联网进入产业互联网,企业业务相关性变得多样,管理者需要关注多样化数据,单一数据无法驱动业务发展。

以微软多年数字化、智能化经验来看,新基建建设的关键在于企业充分利用智能化工具,对于行业而言,越过使用门槛,形成产业规模是关键。

数智化打造新基建

在新基建概念明确前,市场已经有大量的企业参与到各类基础设施搭建中,微软更是积累了大量经验。

以创新基础设施来看,千禧年前后微软就在中国相继成立微软亚洲研究院、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开展前沿技术研究与产业服务。

在与物流企业东方海外航运公司的合作中,微软亚洲研究院通过AI技术,探索出一套全新的解决方法,改善了航运的网络运营,并大幅提升了业务效率。

微软亚洲研究院在2017年成立了“创新汇”,希望与各个行业的专家,基于最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与行业经验,一起探索人工智能和行业融合的新模式,践行新基建价值。

2019年微软在上海张江落地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在一年多时间里,赋能了60余家企业,产出了30余个项目成果,该实验室已经成功完成零售、金融、制造等多个行业,覆盖机器学习、语音助手、认知服务等多个领域创新项目的赋能加速。

借助高精密机器、微软体系下的顶尖专家,微软帮助多家企业实现加速,其中五家企业或项目产出提速三倍到十二倍不等。

该实验室是微软全球第四个,也是截至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该实验室不仅支持多家高新企业发展,更是成为上海本地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名片,接受海内外宾客8000余人次参观,其中包括上海本地产业代表、海外机构以及政府访问团。

自2012年起,微软在中国北京、上海发起“微软加速器”,汇聚资本、技术、资源服务,微软为创新公司提供诸如微软Azure技术支持的云服务、研究专家咨询、渠道服务、产品联合开放等多元支撑,目前,微软在全球的加速器已服务了764家创业企业,其中83%的企业成功获得投资,融资总额超过36亿美元。

徐明强告诉亿欧,微软持续推动中国产业数字化转型,在新基建中微软定位为赋能者、技术服务商,更多参与到数字化工具与技术组合的建设中。

例如在5G应用端,微软参与搭建了大量娱乐内容的基础技术服务,包括应用端的数字工具,支撑高清视频与云游戏发展;HoloLens借助5G网络为设计师、建筑师、工程师提供混合现实解决方案;Azure嫁接5G,实现核心网下沉,参与到边缘计算设施建设工作。

微软希望借助AI能力,让AI融入到生产工具中,让每个业务与管理者都能直接使用到AI服务,企业勿需在场景下自建应用,直接使用Office、Power BI、Power Apps就能享受AI服务

在Office上,用户已经可以广泛使用OCR、深度学习带来的便利,只需要拍摄文本即可完成数据电子化;在Excel中借助数据分析,用户获得数据可视化最佳建议;Power BI会根据数据识别,提供决策分析;业务人员借助Power Apps也能通过简单拖拽生成属于特定业务场景的App。

智能服务脱离不了微软信息基础设施,自Azure进入中国,微软就在持续推进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的落地进程。微软身体力行,倡导业务全面上云,依托Azure就能享受到Office 365、Dymamic 365、Azure Stack等服务。微软的云(Azure)与开源社区(GitHub)打通新基建的技术共享,开发人员与应用者都可以借助云与开源平台获取完整技术支持。

针对特殊场景,Azure通过容器封装,打包AI服务,将其部署到边缘设备、私有数据中心,支持多场景数据库部署、多开发环境(Windows、Linux)、全场景数据串联等服务,全面支撑新基建服务。

建设新基建,微软凭什么?

微软参与新基建,如何从服务体系完成赋能?徐明强告诉亿欧,微软拥有大量新基建建设经验,借助“帮你搭、帮你推、帮你卖”政策,合作伙伴可以与微软一起共建新基建,微软优势体现在大量行业实践经验、丰富且开放的生态体系。

微软服务世界一流企业,掌握了数字化、智能化前进方向,在新基建建设中有更明确的方向,同时微软也积累了大量经验。微软会与第三方一起共建信息基础设施,例如与Adobe共建营销云,参与到SAP的ERP数字化管理、与联想等厂商一起探索IDC建设。

在前沿应用方面,微软拥有成熟的数据中心、云技术、系统建设、管理工具搭建经验,可以更好赋能新基建参与方。早在2018年,微软就在海底实现水下数据中心建设,积累了土地使用、生态保护、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等经验;同时微软也开放高性能计算集群方面经验,赋能中国合作伙伴。

在徐明强看来,微软带给新基建更大的价值是微软的开放体系,这一体系包含了微软生态和技术开放体系。

微软拥有强大赋能体系,合作伙伴可以获得微软技术到业务咨询支持,各类服务商可以借助Azure等前沿技术快速搭建产品;在推向市场时,微软也会为合作伙伴提供营销支持,包含直接给予营销资金;徐明强还强调,在全渠道服务下,微软会与企业联合获客,三位一体实现“帮你搭、帮你推、帮你卖”。

微软针对合作伙伴,开放了三级合作体系,包括基于Azure的云服务体系、各类工具组件API接口以及GitHub为代表的开源社区,在徐明强看来,开源是微软最大的转变之一,借助开放开发体系,微软的服务延伸到更多企业中,也深入到更多业务场景。

建设新基建,并非大公司独立承担,微软针对大量中小企业开设大量扶持服务,包含提供优惠价格的服务、为优秀项目上云、面向中小企业和合作伙伴提供了总计超过32万份、为期三到六个月的Office 365 + 微软Teams免费座席,微软也打包产品组合,方便中小企业选择产品套餐。

徐明强建议,中小企业参与新基建过程中要看好当地政府投入方向,把握好自身长处,要善用大公司服务,借助微软等优秀企业的成熟技术搭建服务。

分享到:更多 ()
Copyright © 2015-2024 woniupai.net 蜗牛派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16507号-1 | 本站内容采用创作共用版权 CC BY-NC-ND/2.5/CN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