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品中进行注册登录模块设计的思考-蜗牛派

互联网产品中进行注册登录模块设计的思考

注册\登录是一个网站的门户,它的设计姿态就是对待客人的态度。虽然用户可能每次都只花极少的时间在注册&登录互动,但是这个“瞬间”却举足轻重,用户与注册&登录之间的交互关系承上启下的一个节点。这里整理一下最近我在互联网产品中进行注册登录设计的思考。

互联网产品登录与注册模块设计思考

一、为什么要做登录/注册

1.1认证方式的变革

现有的互联网产品几乎都有登录/注册功能,针对不同的产品形态,设计方式也不尽相同;作为其它业务功能的入口,看似很简单,但又不那么容易,它背后的逻辑到底是什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登录/注册功能都发生了哪些改变?

在国内互联网刚刚开始的时候,主流方式是用户名+密码认证(这段期间腾讯搞了个QQ号认证,还掀起了一轮抢号风潮),但用户名常常会重复,且不适合做用户营销。所以后来大部分网站都改成了电子邮件+密码认证,电子邮件解决了唯一性的问题,并且通过电子邮件可以做密码重置等操作,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做营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大家开始使用手机号码认证,手机号码进一步提升了营销效率,并且我们可以用手机发短信验证码,这样连密码都省了,极大的降低了门槛,提高了注册转化率。

随后iPhone开启了刷手和刷脸的时代,生物认证最大的好处是“不用记”(不怕忘记密码)和“快捷”(不用花几秒钟等短信)。但是,他完全不利于推广。没有人能够把营销做到指纹/脸上去。因此,这种方式一般只做辅助的鉴权或者二次鉴权。比如注册还是得用手机号+手机验证码,但是登录时就可以用指纹登录。

随着几个互联网巨头逐渐霸占了整个市场,我们可以选择使用他们的认证信息进行认证和推广,即第三方平台登录。这些认证不仅仅是认证而已,还有推广渠道。你用微博账号给用户认证,就可以通过微博与用户建立联系;你用Google给用户认证,Google会开心的分析这个用户的数据,定向给他推广告,并且宣称“不作恶”。

1.2需不需要做?

我们先思考一下,我们使用的产品目前所遇到的登录/注册,无非有三种情况:一是开始使用时就登录/注册;二是使用产品某项功能时提示登录/注册;三是不需要登录/注册使用。针对第一种情况,以QQ为例,常见于社交属性类产品,其对用户的核心信息采集十分必要;对第二种情况,以知乎为例,常见于资讯,社区,内容类产品,其在一开始通过产品内容吸引用户非常必要;对于第三种情况,常见于天气等工具类产品,这类产品和用户的关系极弱,只有输出输入的关系,因此没必要去做登录/注册功能。因此,在做登录/注册的时候,我们首先要从产品属性、定位以及核心功能出发考虑。

1.3为什么要做?

用户需求:

u用户与产品的唯一联系,账号是用户的标识,用以确认身份,在产品中进行数据分发、权限分发、数据留存等。

业务需求:

u为核心业务提供用户数据信息,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u用户的行为产生的数据可以促进产品进行有效迭代、运营、促活、最终变现。方便做运营活动;

u便于跨平台、跨产品使用账号(如阿里系),而不必受到设备限制。

二、登录/注册业务分析

2.1登录/注册方式

互联网产品登录与注册模块设计思考

2.2登录/注册业务流程

下面针对我们常见的登录/注册方式进行业务流程的梳理,其中包括:手机号+验证码方式;手机号+密码方式;第三方账号方式;以及一键登录的逻辑。

2.2.1手机号+验证码方式

互联网产品登录与注册模块设计思考

2.2.2手机号+密码方式

互联网产品登录与注册模块设计思考

2.2.3第三方账号方式

互联网产品登录与注册模块设计思考

2.2.4一键登录方式

一键登录就是营商自动识别本机开启数据网络的手机号码,用户只需点击“一键登录”,即可进入应用。这种方式有着极大的优势:

  • 对用户来说:帮助用户节省手动输入账号和密码的时间,减少用户操作步骤,提升用户体验;
  • 对产品来说:帮助APP减少短信验证码下发成本;免用户注册直接使用应用,提升拉新转化率。

下面是其登录原理:

互联网产品登录与注册模块设计思考

2.3忘记密码

用户忘记密码需要找回的场景主要有以下三种:

  • u手机号没有丢失更换,用户忘记密码;
  • u手机号丢失更换,有其它关联账户(如邮箱、个人证件),用户忘记密码;
  • u手机号丢失更换,没有关联账户,用户忘记密码。

针对第一种情况,我们常常采用手机号+验证码进行验证,重新设置密码,其业务流程如下;针对第二种情况,通常可以使用邮箱或者身份证等方式进行认证;对于第三种情况则是需要人工处理。

互联网产品登录与注册模块设计思考

分享到:更多 ()
Copyright © 2015-2024 woniupai.net 蜗牛派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16507号-1 | 本站内容采用创作共用版权 CC BY-NC-ND/2.5/CN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