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简介:
据任仕达大中华最新发布《2020年疫情新常态下地摊职业报告》显示,26%的受访者表示地摊副业是了体验生活,55%的受访者在疫情后从事地摊副业是为了增加收入来源。
针对疫情新常态下地摊经济衍生的就业特色现象,作为全球综合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任仕达大中华特展开调研,并于近日发布《2020年疫情新常态下地摊职业报告》,为职场人提供新职业洞见。
2020年5月,中央文明办发布消息:为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而后多地纷纷为“地摊经济松绑”。一些头部企业也开始实施地摊经济扶持措施或计划,推动经济复苏。
调研发现,29%的受访者在疫情后摆过地摊。而在没有摆过地摊的人群中,24%表示在未来考虑摆地摊,35%筹备中,走在“摆地摊的路上”,对地摊领域跃跃欲试的过半。
任仕达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高蕾女士(Nikki Gao)表示:“政策利好、职场危机、择业观变化,让更多职场人将视野转向地摊副业,观望甚至是行动。现实中,保障健康安全,合法合规经营,保护市容环境,这三点依然不容忽视,需要每一位地摊副业参与者协力。”
从学历视角来看,37%的本科学历受访者在疫情后从事过地摊副业,41%的硕士学历受访者在疫情后摆过地摊,高于其他学历。受教育水平越高,信息获取和认知速度越快,对于政策信息和宏观环境反应越发敏锐,更能顺势而为开展行动。
报告预览:
